十四夜陪李明府游海上

秋月照人如白昼,楼船浮海坐清空。

银山雪屋三更浪,鼍鼓龙箫万里风。

豪气横吞云梦泽,醉魂飞堕水晶宫。

鸡鸣钟动失清景,惊起东方旭日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元代时太初所作的《十四夜陪李明府游海上》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上月夜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豪迈情怀。

首句“秋月照人如白昼”,以秋月之光比作白昼,突出了月色的明亮,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楼船浮海坐清空”一句,将楼船置于浩瀚的海洋之上,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朗的天空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海上航行的辽阔与自由。

“银山雪屋三更浪,鼍鼓龙箫万里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海上景象的壮美。银山形容波涛翻滚,雪屋则比喻船只在浪花中起伏,形象生动。鼍鼓和龙箫是古代神话中的乐器,此处用来形容海上的风声和波涛声,既增添了神秘色彩,又强化了海上景象的动态感。

“豪气横吞云梦泽,醉魂飞堕水晶宫”两句,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情怀。云梦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湖泊,这里被用来象征广阔的天地;水晶宫则是神话中的宫殿,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鸡鸣钟动失清景,惊起东方旭日红”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壮丽景色。鸡鸣和钟声标志着一天的开始,而东方的旭日则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海上月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豪迈不羁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

时太初(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 字:大本
  • 籍贯:常熟

相关古诗词

山居写兴寄良夫

万山深处得幽栖,四绕冈峦起复低。

野鹿每当花径歇,岭猿常近竹窗啼。

閒来采药行深壑,酒醒㪺泉就北溪。

为语故人徐有道,祗应无梦听朝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寄董良用先生

东望云山翠且重,烟波咫尺是娄淞。

十年为客荒三径,百里怜君住九峰。

把酒每怀彭泽令,放歌甘作鹿门农。

阖闾风景浑非旧,愁听寒山半夜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湖光山色楼

水光山色楼千尺,老子于中兴最多。

手板时看云气好,吹箫无奈月明何。

凤池上客阳春曲,铁笛仙人小海歌。

二月玉山花正好,梦随春水白鸥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湖光山色楼

仙人楼阁禁城东,近水凭虚对雪峰。

香篆宝炉金鹊尾,酒行仙掌玉芙蓉。

湖光西下寒仍绿,山色春来晚更浓。

愧似登高能领客,悬知百尺卧元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