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流水上

弹琴流水上,水响忽停琴。

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

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

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

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

孰是会心人,琴理宛可究。

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弹琴流水上》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描绘了在水边弹琴时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妙场景。

诗中以“弹琴流水上”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在潺潺流水旁弹奏古琴的画面。接着,“水响忽停琴”,琴声与水声相呼应,又各自独立,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琴水□□□,各具太古音”,琴声与水声仿佛各自蕴含着远古的韵味,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和谐之美。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进一步强调了琴声与水声之间的紧密联系,如同画家在画布上描绘水流一般,琴声在水边回荡,两者相得益彰。接下来,“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将自然界的声响比作天籁之音,指出琴声正是对自然之声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再现。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描绘了在琴声与水声的交融下,周围的一切都仿佛静止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而宁静的气息。随后,“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琴声在清幽的环境中悄然变化,诗人以三峡的壮丽景象为灵感,创作出了一曲激昂的乐章。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通过风雨与流水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琴声与自然界的共鸣。最后,“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色反复弹奏,琴声与寒流的回响相互应和,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悠长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弹琴与流水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以及音乐艺术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艺术创造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听八音琴

数年不操缦,昨夜听鸣琴。

无人为搏拊,渊渊石与金。

此物从海表,制巧雅足钦。

枢纽发天籁,中含太古音。

清风徐徐来,哀湍泻长林。

庭空喧涧壑,满座气萧森。

或如孤舟客,三峡暮猿吟。

或如潇湘夜,一鹤唳秋阴。

或如石钟吼,空洞江海浔。

或如临风树,清铿碎琅琳。

商声何凄婉,羽声挚而沉。

使我意潇洒,宁嫌调差参。

吁嗟谁能此,此曲意良深。

移情沧海上,妙境杳难寻。

何意广陵散,凄凄传至今。

谁领无弦解,而我徒会心。

惜无膝上一片云,手摹意追坐披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听八音琴

细镂栴檀一片琴,风清夜月老龙吟。

无弦妙解寰中趣,有韵翻嫌指上音。

此曲移情来海岸,何人逸兴到山林。

君听此籁纯天籁,应笑秦廷攫爪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游姚安白塔寺路访鲁氏琴

我有烟霞癖,兼好太古琴。

只为丝桐响,中含太古音。

今来抛掷久,结习固已深。

骑驴白塔村,兰若共登临。

一邱兼一壑,旷我遗世心。

人言村西舍,旧时州别驾。

今为士庶门,有琴罕匹亚。

惜无知音者,代远恐物谢。

闻言呼僮仆,往步村西麓。

恍如高士居,亭榭有松菊。

问琴犹宛在,挥麈启韫椟。

清风飒飒来,遥闻响林木。

七弦虽未安,髹采若绮縠。

试弄三两声,满堂如空谷。

携之到山中,怡然百虑融。

老僧环阶听,柱杖倚雕栊。

一弹还再鼓,万壑生秋风。

初疑掷金石,清商发孤桐。

又如云中响,嘹唳起哀鸿。

我怀殊默默,我意转恻恻。

如何大雅音,遗置涧阿侧。

不入中郎听,良材悲屈抑。

世无广陵散,人琴长叹息。

水有时而清,石有时而泐。

吁嗟千载后,清徽谁拂拭?

形式: 古风

麦管吟

麦陇青青麦穗长,拾翠人来哢麦管。

揉青咂绿瞋函胡,吭底风回麦谷暖。

初疑卷叶声,又似孤生簳。非匏非葭,苠笏无窾。

鸡鸣停午鹤唳秋,筚篥逫律声嫌缓。

歌头揭调按伊凉,别有离思吐情款。

杨柳惊飞流水曲,梅花误落停云馆。

停云流水共徘徊,分明声声怨何满。

君不见,晋阳城头夜鸣笳,胡尘倒卷走云罕。

莫言此管弱缕青,一握怯唫生忧懑。

更疑却氏衔楚冤,至今悲歌遗秉秆。

悬知一寸麦管一寸肠,麦管捻断肠牵断。

肠牵断,愁不断,劝君莫向陇头吹,空使行人豪气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