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四)

乡国追封初岂意,师垣极品亦何心。

考功郎议一字□,□相斯文上帝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当初回归故乡接受封赏,这并不是我所期待的
在学术的顶峰担任师长,又怎能有那种心思

注释

乡国:故乡。
追封:追加封赏。
岂:岂料,没想到。
意:心意,期待。
师垣:学术界或学校的高位。
极品:最高地位。
亦:也。
何心:怎会有那种心情。
考功郎:考功官,负责官员考核的职位。
议一字:一字之议,对一字的斟酌讨论。
□:此处可能缺失文字,以□表示。
□相:此处可能缺失动词,以□表示。
斯文:指学问和文化。
上帝临:上帝降临,比喻崇高威严。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方回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国和历史的深切追思与怀念。诗中“乡国追封初岂意”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的追忆之情,"师垣极品亦何心"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位置和角色有着深刻的思考。

"考功郎议一字□"中“考功郎”通常指的是负责官员考核升降的官职,而"议一字"可能意味着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只需看其一言一行便可洞悉其品格。这里的"□"代表着某个特定的品德或能力,是诗人对于理想人物的期待。

最后,"相斯文上帝临"中的“相斯”是古代官职之一,而“文上帝临”则可能暗指诗人心中所仰望的理想统治者,或是对历史上的某位圣明君主的怀念和向往。这里的“上帝”并非宗教意义上的神灵,而是一种比喻,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智慧。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历史变迁以及对理想君主形象的追求和憧憬,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三)

独能有眼识延平,濂洛渊源集大成。

早负性资专问学,后生岂可少先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二)

颠杨仆墨诋苏张,推挽时君可帝王。

轲死不传今再见,一时无数起臧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一)

夜寐若无三斗酒,夙兴不待五更钟。

浩歌閒把铁如意,□慕先生忆卧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汉臣明府与公度使君话吾州山水之胜有诗次韵二首(其一)

绣作群峰玉作川,笔端秋思浩无边。

赐金增秩从民借,会费将军九万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