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其二)

子建当年赋洛神,一时邂逅未为真。

若知江上芳心客,岂慕岩阿艳质人。

月冷香魂常入幕,天寒罗袜不生尘。

建安风骨多豪俊,可惜无诗咏此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璟的《梅花(其二)》,虽然不是典型的中国古诗词鉴赏,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

1. 比喻与象征:诗中以曹植(子建)比喻梅花,暗示梅花的高洁与才情,如同曹植当年赋洛神般富有诗意。"江上芳心客"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清雅,"岩阿艳质人"则形容梅花的美丽。

2. 情感表达: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认为即使在寒冷的天气里,梅花的香气依然飘逸,"月冷香魂常入幕","天寒罗袜不生尘",赋予梅花超凡脱俗的气质。

3. 文学风格:"建安风骨多豪俊"一句,提及建安时期文学的雄健风格,暗指刘璟的诗歌也具有这种刚健之美,同时惋惜没有更多诗篇歌咏这春天的梅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赏,以及对清新脱俗之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157)

刘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其三)

试问江干老树神,寒花何事独纯真。

诗仙去后无宾侣,禅友归来有主人。

道向雪霜修白业,曾于劫火脱红尘。

月中世界如银色,谁解清香带得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其四)

夜泊长洲见水神,不修娇媚任天真。

香飘老树风惊鹤,影入清江月近人。

诗思若泉无杂虑,虚明如练绝纤尘。

罗浮可到沧溟阔,料想应同此地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其五)

玉蕊含章妙入神,雪中谁得似渠真。

担头归计功成将,墙角生涯遁世人。

青子作酸调鼎实,素娥凝笑却妆尘。

罗浮风景都休话,最爱三冬一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其六)

潇湘江上雪中神,劲节寒花趣最真。

守志汉宫辞辇客,报恩湘水泣珠人。

瑶琴调转关山月,羌笛声催车马尘。

清境皎然无滓翳,谁能识破此时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