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书事五首(其二)

过午人家起灶烟,被风轻引向晴川。

须臾却与云阴杂,不碍玻璃镜自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过了正午时分,家家户户升起炊烟,
微风轻轻吹送,炊烟飘向晴朗的河川。

注释

过午:正午过后。
人家:家庭,住户。
起灶烟:开始做饭,升起炊烟。
被风:被风吹动。
轻引:轻轻引导。
向晴川:向着晴朗的河流方向。
须臾:片刻之后。
云阴:云层阴暗。
杂:混杂。
不碍:不妨碍。
玻璃镜:比喻清澈如镜的水面。
自圆:自然保持其圆满,不受影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景象的诗句,通过对比和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审美情趣。

首句“过午人家起灶烟”,写出了午后家庭开始炊煮食物时升腾的炊烟,这是日常生活中平凡而又温馨的场景,展示了生活的宁静与安详。这里的“过午”设定了时间背景,而“人家起灶烟”则描绘出一个个家庭开始准备晚饭的情景。

紧接着,“被风轻引向晴川”,这两句交织出了天气变化的意象。诗人捕捉到了炊烟在微风中随着流动,飘散至远处的画面,并且使用了“晴川”一词,传达出天空晴朗的景致。

然而,接着又转折到“须臾却与云阴杂”,这里“须臾”表明时间的短暂,而“却与云阴杂”则描绘出了炊烟在短时间内被卷入了云层之中,天气也随之变得阴沉。这样的转变展现了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特性。

最后,“不碍玻璃镜自圆”,这句诗深邃而富有哲理。在这里,“玻璃镜”象征着清澈无染的心灵或是明智的判断力,而“自圆”则指的是即使在外界纷扰复杂的情况下,内心依然能保持完整和宁静。这样的表述不仅描绘出了自然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态度的一种思考。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对炊烟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感把握,以及他在变化多端的世界中寻求内心平和的智慧。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南湖书事五首(其一)

初来作舍少人行,桥外如今满市声。

绕岸种成桃间柳,一家和气万家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其二)

旋开斜港放船出,更著小亭临水看。

软红尘里江山景,便著丹青画亦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其四)

朝阳鸣凤国之祥,瑞事吾家鸥鹭行。

最爱几声烟外响,和他渔艇独敲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其一)

居士园门甚处开,傍城犹未著楼台。

门前湖水三千尺,引得沙鸥亦肯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