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用李白韵

我闻李白所云: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昔实谓信矣,今乃知不然。

想其酒家眠起神来候,狂歌落纸如云烟。

一时遣兴并寓意,几曾历险亲履巉岩巅。

我之所云则在锦城以西桃关外,纳洼天赦相延连。

语言之所不通,人迹之所罕到,于是处也,则有邛笼以居,糌粑以食之金川。

夜郎自大侮邻部,相与嘂呶为攀援。

逍遥河上等游盘,使我师老栖荒峦。

告功不时烽未息,宵衣旰食增愁叹。

予哀征夫命相釐,使我戍卒及早还。

度晋越秦未弥月,剑阁亦复冲霜攀。

拾级宵磴幽,饮马冰澌间。

此时颇有奏章到,谓栈道险祗不过如塞上山。

蜀道非难岂真难於上青天,太白听此想应笑破颜。

番窟冰途,宽不径尺。下临千仞涧,上倚凌云壁。

以绳繫马马惊豗,伏波砊磕殷其雷。

设非士卒同辛苦,安能成功迅速归来哉。

碉楼失其崔嵬,巴郎刮耳夜户开。

昔闻格豚鱼,今见服狼豺。休运储胥,安避虎蛇。

孳尔鸡豚,艺尔桑麻。

却履剑阁如平地,凯歌士卒咸归家。

蜀道非难岂真难於上青天,回思筹边去岁不禁西望犹咨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蜀道难》。诗中以李白的《蜀道难》为韵脚,表达了对蜀道艰险的深刻感受和对戍边士兵的深切同情。

诗的开头引用了李白的名句“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引出对蜀道险峻的感慨。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对蜀道的认识与理解,指出蜀道并非如李白所言那样难以攀登,而是有其独特的险峻之处。他提到在锦城以西的桃关外,有一处名为金川的地方,那里语言不通,人迹罕至,居住着金川人。金川人自大,轻视邻部,时常发生争斗。诗人感叹,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也需要士兵驻守,维护和平。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士兵们在蜀道上的艰难生活。他们需要穿越晋、越、秦等地,攀越剑阁,面对冰冻的道路、深涧和陡峭的悬崖。在这样的环境中,士兵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的险恶,还要承受战争的压力。诗中提到,有时会有奏章上报朝廷,反映栈道的险峻程度,但实际的蜀道并非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难以逾越。

最后,诗人总结道,蜀道虽然险峻,但并非真的难以攀登。通过士兵们的共同努力和牺牲,最终能够克服困难,平安归来。诗中充满了对士兵的敬意和对国家安定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蜀道的险峻,更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重视以及对戍边士兵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香山

林扉来阅小年长,佳景天成草木香。

伏里雨过还带润,山中风至便含凉。

清泉石上如斯逝,白鹤松间自在翔。

底事豫游多喜意,每每多稼勃生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皋涂精舍

迥榭一凭之,山深夏静时。

阴晴无定态,丘壑发清思。

蝶翅沾花馥,蝉声出柳迟。

谷神如有约,今日又徵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静室(其一)

好山无暑避,静室得心安。

铿尔筠篁籁,飒然衣袂寒。

地高游目远,云敛骋怀宽。

指点前题处,烟萝翠欲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静室(其二)

结宇只三楹,千峰四座迎。

岩松真古貌,山鸟不凡声。

晋帖临窗拓,吴茶就涧烹。

万几欣少暇,偶此寄崇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