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周的《寓怀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山泉为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为山在终蒉",意指人生如筑山,需步步积累,不能中途放弃;"凿井须及泉"则强调做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可浅尝辄止。诗人年轻时迷失方向,后来深感时光流逝,壮志未酬,"中道遂弃捐",表达了对青春虚度的遗憾。
"穷庐耻衰朽",诗人以贫寒之屋自比,不愿因年老体衰而自甘平庸,"肝肠日忧煎"则流露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煎熬。他羡慕古代达人们能通过文辞抒发情感,"亦以文辞宣",表明了他对文学表达力量的向往。
最后两句"不聆南山歌,谁知宁戚贤",借宁戚的典故,暗示自己如果不能像他们那样通过诗歌展现才华,恐怕就难以被人理解或赏识。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