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涌滩

舟人轻风波,至此惨不语。

脉脉奔长江,畏色自太古。

上舟钝若石,下舟猛于弩。

盘涡入地叫,声过十里许。

北风吹木叶,神气栖破宇。

孤猿鸣空山,漠漠日色苦。

西江三百滩,是已一二数。

昔睹李尚书,凿径济行旅。

惨淡石见血,无乃蛟龙怒。

惜哉水不尺,劳深力无补。

我生固习坎,何如此深阻。

危襟坐如夷,洞然见肝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在险恶的西江三百滩中的情景,诗人黎简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船夫在风浪中艰难前行的场景。"舟人轻风波"开篇,暗示船夫经验丰富,但面对如此险境仍显凄惨沉默。"脉脉奔长江,畏色自太古",长江的汹涌和悠久的历史感让人心生敬畏。

接下来,诗人通过比喻,形容船只在激流中起伏不定,"上舟钝若石,下舟猛于弩",形象地刻画出船只在急流中的颠簸。"盘涡入地叫,声过十里许",进一步渲染了水流的狂暴与声音的震撼。自然环境的恶劣,如"北风吹木叶,神气栖破宇",以及"孤猿鸣空山,漠漠日色苦",更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诗人提及李尚书凿径济行旅的故事,暗寓古人曾为改善航道付出努力,然而"水不尺,劳深力无补",说明这些努力并未彻底解决问题。诗人感慨自己命运多舛,如同生活在坎坷之中,"我生固习坎,何如此深阻",表达出对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诗人虽然身处险境,却能保持"危襟坐如夷"的镇定,内心洞明,"洞然见肝腑",显示出坚韧的精神风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困厄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4)

黎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未裁。百花村夫子,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人,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家。乾隆五十四年拔贡。诗画书称三绝,诗学李贺、黄庭坚,刻求新颖,书得晋人意。性喜山水,与张如芝、谢兰生、罗天池并称为粤东四大家。有《五百四峰草堂诗文钞》、《药烟阁词钞》等

  • 字:简民
  • 号:二樵
  • 籍贯:又号石鼎道
  • 生卒年:1747年6月30日~1799年12月3日

相关古诗词

龙门滩

西江几千里,有力使倒流。

狞石张厥角,直欲砺我舟。

竹缆如枯藤,袅袅山上头。

失势傥一落,万钧亦浮沤。

浔州两江水,其北导柳州。

上逼铜鼓滩,下握相思洲。

龙门在其中,神物居其幽。

往往一夕泊,晓不辨马牛。

龙堂洞壑夜,猺天云雨秋。

系予屡经历,不为风波愁。

肃然慎前途,毋为二人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望仙坡最高楼

在眼山川故国情,昆仑寒翠古邕城。

短长道路供离别,少壮交游半死生。

云色黄茅秋瘴尽,沙光碧玉暮江清。

平安郡邑南征后,偶问途人不说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邕州城楼

归心东与急流争,又见飞帆西去程。

知有年华在前路,可教人事但长征。

云移日影流山色,风挟江涛入雨声。

此是吾乡好时节,水村茅屋罢春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画鹰

老树秋落日,古墙风满原。

苍然眉睫动,谁以羽毛论。

有想终能去,无群亦忘尊。

他时燕雀上,酸目见飞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