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居十绝(其二)柳塘

翠眉低拂效宫颦,近水亭台剩得春。

千古渊明扶不起,一枝赠与折腰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她像黛玉般低头轻蹙,仿佛效仿宫中女子的娇态,
靠近水边的亭台只剩下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

翠眉:青黑色的眉毛,代指女子美丽的容貌。
低拂:低头轻抚,形容女子的姿态。
宫颦:宫中女子皱眉的样子,这里比喻宫廷中的娇媚之态。
近水亭台:靠近水面的亭子,可能暗示环境优美。
剩得春:只剩下春天的气息,可能表示春意盎然。
千古:千百年来,时间跨度很大。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不慕名利著称。
扶不起:喻指无法挽救或帮助的人。
一枝:象征性的,可能指代一束花或者某种象征物。
折腰人:指愿意屈身、低头的人,这里可能暗指追求名利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的山居春景,以女性的翠眉低垂的姿态比喻柳树的柔美,暗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近水亭台剩得春"写出了柳塘边的亭台在春光中显得格外宜人,仿佛春天尚未完全消逝,仍有余韵留存。

接下来,诗人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千古渊明扶不起"暗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即使在千百年后仍令人仰慕。然而,诗人却说连这样的高士也“扶不起”,可能寓言式的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人过于追求权势的无奈或讽刺。

最后一句"一枝赠与折腰人"则以折腰比喻那些为了世俗利益而俯首的人,诗人将一枝柳赠予他们,似乎在说,尽管世态炎凉,但自然之美仍然可以作为精神的慰藉,提醒人们保持一份清高和独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柳塘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世俗风气的淡淡批判。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山居十绝(其四)掬清

止水中间别有天,濯缨人去自清涟。

明珠万斛归尘土,不及山中一掬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山居十绝(其一)深省

鲸音千里送惊涛,偏为人间破睡魔。

待得耳根清静后,觉来醒处已无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题山居十绝(其三)寒岩

境于胜处筑新岩,中有仙翁换骨函。

门户本来无锁钥,白云从此不须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题山居十绝(其八)跨鳌

惊涛日夜战喧豗,危甚瞿塘滟滪堆。

稳把一竿临碧水,三神山上钓鳌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