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同末伏会众春园

七夕今同末伏辰,方塘陶暑集珍群。

娇莺万啭风前曲,秀岭千层水上云。

幽鹭倚蒲真入画,香荷擎酒不须熏。

天孙莫衒机头巧,倒载归来岂羡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与末伏时节在园林聚会的情景,充满了夏日的生机与浪漫。首句“七夕今同末伏辰”,点明了时间背景,将传统节日与季节交替巧妙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氛围。接着,“方塘陶暑集珍群”一句,以方塘作为背景,不仅反映了夏日的炎热,也暗示了聚会的地点,同时“集珍群”三字生动地描绘了众多珍贵之物汇聚一堂的景象。

“娇莺万啭风前曲”一句,通过描写黄莺在微风中婉转歌唱,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为聚会增添了几分生动活泼的气息。“秀岭千层水上云”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秀美的山岭与水面上的云朵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幽鹭倚蒲真入画,香荷擎酒不须熏”两句,分别描绘了鹭鸶悠闲地依偎在蒲草上,仿佛一幅静谧的水墨画;而荷花则自然地承载着美酒,无需额外的香气,自有一番清雅之气。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聚会中的高雅与自在。

最后,“天孙莫衒机头巧,倒载归来岂羡君”表达了对织女(天孙)的敬意,提醒她不必炫耀织布的技巧,因为真正的快乐在于生活的简单与真实。同时,诗人以自己倒载而归的行为,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享受,暗含了对物质追求之外更深层次幸福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宁静与满足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初秋塘上

池塘凉意早,秋色动边关。

酷暑不终暴,清风来自闲。

畏螳蝉屡起,辞幕燕将还。

尽日当轩卧,看云归故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答渭帅王龙图

十年西北保疆垂,只恐非才误委毗。

报国心诚虽慷慨,背时踪迹极孤危。

欲求褒贬明千古,直把穷通托二仪。

多谢高篇远相劳,召南风格本王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览渭帅王龙图西行诗集

久陟风骚上将坛,更持旄钺抚边关。

山川满目吟虽苦,戈甲藏胸意自闲。

威望昔尝流塞外,雅歌今复奏兵间。

禁中日夜思颇牧,四牡看随杕杜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刘易归洛

满怀经术欲谁传,却忆西归治洛田。

富贵苟求诚损义,圣贤难遇亦推天。

春风始入花王国,夜月长涵宓女川。

岩谷弓旌如未及,且凭诗酒作闲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