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淡水资源丰富的溪流在雨中的景象,以及雨中泛舟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霏霏溪水渡,舟子呼相于”,描绘了细雨蒙蒙中溪水缓缓流淌,舟子相互呼唤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颔联“碎滴桃腮腻,痕添柳眼舒”,运用拟人手法,将雨水比作细腻的桃腮之泪,滋润着柳树,使其嫩叶更加舒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浮桥知有岸,舞树欲留裾”,通过浮桥和舞动的树木,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环境的变化,浮桥仿佛知道岸边的存在,而树木似乎在跳舞,想要留住过往的衣角,富有想象力。
尾联“鼓棹萍分手,开窗鸟觑余”,描述了划船者在水面留下涟漪,与萍草轻轻告别,而窗外的鸟儿则好奇地窥视着这一切,画面温馨而静谧。
最后两联“客将诗度雨,田有叟孤锄”,诗人以客人的视角,感受到雨中的诗意,同时注意到田间老农独自劳作的身影,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溪流、舟行、自然景观及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新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