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凤所作的《赠别孙子请告还山》。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丈夫各有志,所志在千秋”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志向与时间的永恒。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这些志向应当超越个人的短暂生命,追求更长久的价值。这种对人生目标的高远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憧憬。
接着,“临岐送将归,解赠双吴钩”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在岔路口,诗人解下两把吴钩赠予即将归隐的友人。吴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弯刀,常被比喻为勇猛、坚韧的精神象征。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暗示了友人归隐后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继续追求心中的理想。
“子有高世才,行矣善自谋”是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诗人认为友人拥有非凡的才能,希望他能够明智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无论是在仕途还是归隐,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盛年易就衰,去日安可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提醒友人,青春易逝,岁月不待人,应当珍惜时间,把握机会,做出对自己有益的选择。
“努力万里涂,及时须好修”鼓励友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要不断努力,即使路途遥远,也要坚持自我提升。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诗人对自身乃至所有追求梦想之人的期许。
最后,“肯恋京洛尘,以贻静者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赏。他认为友人不愿沉溺于繁华的都市生活,而是选择回归自然,这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值得世人尊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赠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志向的肯定、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以及对归隐生活的赞赏,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