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七)

物情通万象,达者便忘机。

各具含灵性,狐疑有是非。

知天修福惠,如日莹光辉。

认取好歧路,恶去善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世间万物之情理通达一切,明白事理的人就不再执着于机巧。
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疑惑中自有对错之分。
知晓天道,修炼善行以积累福分,如同阳光般明亮照人。
要认清正确的道路,摒弃恶念,让善行相伴左右。

注释

物情:世间万物的情理。
通:通达。
万象:一切事物。
达者:明白事理的人。
忘机:不执着于机巧。
各具:各自具有。
含灵性:生命力。
狐疑:疑惑。
是非:对错。
知天:知晓天道。
修福惠:修炼善行积累福分。
如日:如同太阳。
莹光辉:明亮照人。
认取:认清。
好歧路:正确的道路。
恶去:摒弃恶念。
善相依:善行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赵桢所作,名为《逍遥咏》。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哲理性质的抒情诗,它探讨了人与自然、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和和谐统一。

开篇“物情通万象,达者便忘机”表达了一种道家思想,即万物皆有共通的情感,而真正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则无需刻意强求,自然而然地与宇宙合一。这两句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接下来的“各具含灵性,狐疑有是非”进一步探讨了万物皆含灵性的哲学思想,同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是非判断,这表明即使是在寻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也不能避免对真理的追问。

“知天修福惠,如日莹光辉”则是诗人对于宇宙运行规律(即“天道”)的认知,以及在这种认知下,个人应该如何通过积极行为来获得幸福和光明。这里的“如日莹光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福惠之美好。

最后,“认取好歧路,恶去善相依”则是诗人对于选择正确道路的强调,以及在面对选择时应该摒弃不良,亲近善良。这两句也是对前文思想的一个总结和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万物、自然规律以及个人行为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赵桢作为一位皇帝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三)

逍遥通物性,大道有圆方。

山谷高深浅,人心自短长。

阴阳穷岂竭,造化入无疆。

尘埃飞作垢,惊雁不成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逍遥咏(其二十)

还源根本杳难穷,秘密玄微造化中。

白日昏迷常不见,青龙雾晓大家同。

阴阳表里和烟碧,天地相鲜似火红。

直要审详知道理,丹成千载上升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逍遥咏(其十六)

志节还难得,刚柔说是非。

秋霜明至道,春日丽光辉。

桂影芳红树,馨香入紫微。

无穷天地理,语默自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逍遥咏(其七)

冥搜多景趣,悟则顿神清。

拘束终难得,冲和入道情。

知微通理性,滋味好研精。

妙用天然法,阴功蕴大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