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天宁所作的《闻昔岭事哭奠理斋四兄(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昔日边疆战事的回忆与哀悼,充满了对牺牲者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三载筹边历险多,最逢险处冒干戈”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经历的艰苦岁月和多次面临生死考验的情景,展现了边疆战士们在极端环境下为国家安宁而奋斗的英勇精神。
颔联“蠢蛮不识青云客,狭路因成碧血坡”则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无知的敌人,他们不懂得尊重和平的使者,最终导致了无辜生命的牺牲,鲜血染红了战场,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意义。
颈联“枯骨至今迷的博,忠魂何自返蓬婆”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深切怀念,即使时间流逝,他们的英灵依然在心中徘徊,无法回到故乡,寄托了诗人对牺牲者无尽的哀思。
尾联“愁将泪眼迎斜照,那得趋庭更一过”以个人的情感收束全诗,诗人面对夕阳,泪水盈眶,心中满是对过去的追忆与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踏上故土,与亲人团聚。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颂扬以及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