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拯的《雨后登祝融峰顶夜宿上峰寺》描绘了登临祝融峰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首句“苍茫七十二芙蓉”以芙蓉比喻峰峦,展现出峰林连绵起伏的壮美,犹如一片巨大的芙蓉花海。"绝顶天开第一峰"则强调了祝融峰的高耸入云,仿佛是众峰之冠。
接下来的两句,“咫尺帝关通謦欬,万千云海荡心胸”,诗人通过想象,将峰顶与帝都相接,仿佛咫尺之间就能听到天子的呼吸,而四周的云海则让人心胸开阔,感受到自然的宏大与神秘。
“殷雷夜走何山雨,积雪春留太古松”描绘了雨后的夜晚,雷声如鼓,暗示着山间风雨的磅礴,而春天积雪覆盖的古松则象征坚韧的生命力,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最后两句,“暂倚蒲团出人世,五更寒浸石楼钟”,诗人暂离尘世,倚坐蒲团,享受着峰顶的宁静,聆听五更时分石楼传来的钟声,流露出超脱世俗的禅意和对自然静谧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祝融峰的雄奇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富有哲理,展现了清朝山水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