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四十八)

雨后溪声寒弄玉,风前木叶碎飘金。

见闻互用非声色,花劈威音古佛心。

见成家乐,管宴佳宾。

莫谓瑞岩岑寂甚,一回拈出一回新。

形式: 偈颂

翻译

雨后的溪水声音清凉如玉,微风吹过,树叶像金色的碎片纷纷落下。
眼见耳闻并非仅限于声音和色彩,花开花落如同古佛内心的威严与宁静。
见到花开满园,如同家宴上款待佳宾。
不要以为瑞岩山太过寂静,每一次探索都能发现新的韵味。

注释

雨后:雨停之后。
溪声:溪流的声音。
寒:清凉。
弄玉: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风前:风起之时。
木叶:落叶。
碎飘金:像金子般碎裂飘落。
见闻:所见所闻。
互用:相互关联。
声色:声音和色彩。
花劈威音:花开的声音象征威严与宁静。
古佛心:古佛般的平静之心。
成家乐:花开满园的景象。
管宴:如同宴请。
佳宾:尊贵的客人。
瑞岩岑寂:瑞岩山的寂静。
甚:非常。
一回拈出:每一次探索。
一回新:带来新的感受。

鉴赏

这首宋朝禅宗僧人释绍昙的偈颂,以自然景象和禅意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清寂世界的独特感悟。"雨后溪声寒弄玉"描绘了雨后溪水潺潺,仿佛在寒冷中演奏着玉石般的乐章,形象生动。"风前木叶碎飘金"则写出了秋风吹过,落叶如金屑般飘散,富有画面感。

"见闻互用非声色,花劈威音古佛心"是禅宗的核心思想,强调通过观察和体验,超越感官的声色世界,达到内心的清净与觉悟,这里的"花劈威音"可能象征着佛法的智慧力量。"古佛心"则暗示了诗人对佛性的追求和领悟。

"见成家乐,管宴佳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定生活的享受,视之为一种高雅的宴请,邀请心灵的宾客共享。"莫谓瑞岩岑寂甚"提醒人们不要仅从表面的寂静来判断禅境,因为每一次深入其中都会有新的领悟和体验。

最后两句"一回拈出一回新",以拈花微笑的典故,强调禅的智慧是不断发现和创造的,每一次体悟都是独一无二的新鲜体验。整首诗寓禅于景,寓理于象,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四十七)

僧钵一粒饭,农家一滴血。

战争收拾归,知费几牙颊。明玑杵白,别甑炊香。

伴客地炉烧榾柮,无宾主话商量。切忌增金以黄。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四十六)

秋阳肆酷,划地奔雷。洗涤袢襟,喜而不寐。

懿德山王赠之以偈:大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攧崖泉漱玉,尝稻雪翻匙。

咿呜咿,谁知艰棘际,复见太平时。

拄杖子,暗中闻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暑退凉生前路活,化龙一跃出天池,赢得庞公笑展眉。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四十五)

秋旸肆酷,秋暑炎蒸。不容鹅护雪,难保蜡人冰。

一夏噇眠虚过了,秋风拈弄刈禾镰。

有权有用,无党无偏。

几个祖师头割了,立教凶岁变丰年。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四十四)

长须翁,久不见。壁角深藏,心灰百炼。

将期休影息阴,岂谓明明弄险。

点出夜叉心,擘开菩萨面。

丑恶既乖张,佛手难遮掩。

赢得春山哭杜鹃,鲜血染花枝,声声怨。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