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黄佐的《严州孟太守去思亭》描绘了孟太守在严州任职期间,凭借仁义之政吸引民众,如同召唤风雨般凝聚人心。他的德行深得民心,人们对他充满敬仰,认为他治理有方,犹如孟夫子般明察秋毫,善于规划国家大计。他的政策如同阳和之气,广为传播,使得教化普及,百姓生活和谐。
诗中提到,直到今日,人们仍怀念他,深情地诵读他的事迹,对他的父母般的关怀充满感慨。去思亭不仅是他留下的遗迹,也是他爱心的象征,亭子位于交通要道,可以俯瞰通衢。严州山水因其名字而显得庄重,仿佛石头上刻着他的威严,河水波光粼粼,仿佛承载了他的智慧。
最后,诗人感叹水石虽有消散之时,但孟太守的光辉业绩和精神将永垂千秋,成为后世的典范。整首诗赞美了孟太守的政绩和个人魅力,以及他对地方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