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赵鼎臣的《二十二日泛舟曹娥江至蔡家山以晚潮将至趋陆至白宋堰遂复登舟》,描绘了诗人泛舟于曹娥江上的所见所感。
首句“区区州县信徒劳”,虽未直接提及地点,但通过“州县”二字,可以想象诗人身处地方官吏之职,为百姓劳心劳力。然而,接下来的“今日天涯倍寂寥”一句,转折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境,尽管在州县中忙碌,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寂寞,或许是对官场或世事的一种感慨。
“流水有溪皆赴海,泛舟无处不乘潮。”这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道路,流水无论从何地出发,最终都汇入大海,而乘舟之人,无论在哪片水域,总能借由潮汐之力前行。这里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无论起点如何,最终都将归于同一目标,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登临初识山川险,来往空悲岁月消。”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初次面对山川险峻时的震撼,以及在旅途中感叹时光流逝的无奈。山川的险峻象征着人生的挑战与困难,而岁月的流逝则提醒人们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但可此身长得饱,不妨斗米折吾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使身体得以满足,也不妨为了生活而付出努力,甚至不惜牺牲一些物质上的享受。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个人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泛舟江上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时间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既有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