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姚叔祥以诗卷见示走笔书赠》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高承埏所作。诗中描绘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思考。
首联“诗法已三唐,吟髭尚未霜”,开篇即表达了对唐代诗歌艺术的高度推崇,同时暗示自己虽年岁未老,但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却如同白发苍苍的老者一般深沉。这里运用了“三唐”这一概念,巧妙地将唐代分为初、盛、晚三个时期,暗含对不同阶段诗歌风格的理解与欣赏。
颔联“花分秋梦艳,雪贮夜歌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通过“花”与“雪”的意象,分别象征着秋季的繁华与冬日的静谧,而“梦艳”与“夜歌”则赋予这些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富有诗意。这里的“艳”与“香”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嗅觉上的美感,也隐喻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好。
颈联“旧赌旗亭酒,新图乐府章”,转而探讨了诗歌创作与交流的传统方式。通过“旗亭”这一古代饮酒赋诗的场所,以及“乐府”这一记录民间音乐与诗歌的机构,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这里既有对过往诗歌活动的怀念,也有对未来诗歌发展的期待。
尾联“总饶明主弃,犹说孟襄阳”,在表达对诗歌价值的坚守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其中,“明主弃”可能暗指对政治权力的不妥协,而“孟襄阳”则是对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尊称,以此来强调即使在不被理解或接纳的情况下,诗人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对诗歌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高承埏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他对传统与创新、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