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其一)

韵高格妙。不数闲花草。

向晚小梳妆,换一套、新衣始了。

横钗整鬓,倚醉唱清词,房户静,酒杯深。

帘幕明残照。扬州一梦,未尽还惊觉。

自恁在心头,拈不出、何时是了。

吴霜点鬓,春色老刘郎,云路远,晚溪横,谁见桃花笑。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韵律高雅,超越寻常花草。
傍晚时分,她细致打扮,换上新衣开始。
插着横钗,整理鬓发,借着微醉吟唱清词,房内寂静,酒杯深深。
帘幕间透出夕阳余晖。扬州的美梦,还未尽兴就被惊醒。
这份情感萦绕心间,何时才能有个了结。
岁月如霜染白发,春天已逝,刘郎感叹时光匆匆,遥望远方,只有溪水和桃花无人欣赏。

注释

韵高格妙:形容诗文或音乐的格调高雅,意境美妙。
闲花草:指日常生活中的花草,与前文的‘韵高格妙’形成对比。
向晚:傍晚,临近黄昏。
新衣:刚换上的衣服,表示仪式感。
横钗:横插的发钗,古代女子装饰。
倚醉:借着酒意。
春色老刘郎:春天已逝,刘郎(代指诗人自己)感叹年华老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渭的作品,名为《蓦山溪(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闲适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

“韵高格妙,不数闲花草。”这两句开篇便展现了诗人在美丽山溪中的豁然心境。诗人不再计较那些繁杂琐碎之物,转而沉醉于大自然的和谐韵味之中。

“向晚小梳妆,换一套新衣始了。”这是描写诗人在黄昏时分,轻抚头饰,换上一袭新衣,准备入夜。这里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享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横钗整鬓,倚醉唱清词,房户静,酒杯深。”这几句则描绘了诗人的夜晚生活:头饰整齐,饮酒至醉,高声歌唱,屋内静谧,酒杯沉重。这种境界充满了田园诗特有的恬淡自得。

“帘幕明残照。”这句通过对室内光线的细致描写,再次突出了诗人生活中的美好与闲适。

“扬州一梦,未尽还惊觉。”这里诗人的心情突然一转,从现实的宁静生活中跳跃到往昔的记忆之中,似乎在提醒自己,那些过去的美好时光,如同一场梦境,尚未完全结束,仍然令人心动。

“自恁在心头,拈不出何时是了。”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内心深处的思绪难以言说,时间的流逝让这些美好的记忆变得模糊,不知何时才能真正放下。

“吴霜点鬓,春色老刘郎,云路远,晚溪横,谁见桃花笑。”最后几句诗通过对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吴霜点鬓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而“春色老刘郎”则是时间对生命力的无情侵蚀。远离尘世的云路,横亘在眼前的晚溪,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最后一句“谁见桃花笑”,似乎是在问,那桃花之下,是否有人曾与诗人分享这些美好时光,还是一切都只存在于诗人的记忆和想象中?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其二)

元宵灯火。月淡游人可。

携手步长廊,又说道、倾心向我。

归来一梦,整整十年馀,人似旧,去无因,牵惹情怀破。

章台杨柳,闻道无关锁。

行客挽长条,悄不似、当初些个。

而今休也,摇落任东风,但恣意,尽留情,我也知无那。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鹊桥仙

西风不落,薄衾孤枕,记起花时些个。

宿愁新恨两关心,说道理、分疏不可。

别愁如絮,佳期何在,古屋萧萧灯火。

打窗风雨又何消,梦未就、依前惊破。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鼓笛慢/水龙吟

拍肩笑别洪崖,共看紫海还清浅。

蓬壶旧约,人间舒笑,桃红千遍。

去岁争春,今年逼腊,满空飘霰。

渐横枝照水,清绿弄日,都点缀、江南岸。

须吸百川为寿,卷恩波、已倾银汉。

戎袍拥戟,万钉围带,天孙新眷。

十里尘香,五更弦月,未收弦管。

正秦筝续谱,宫箫定拍,候来冬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蝶恋花(其一)

风洗游丝花皱影。碧草初齐,舞鹤闲相趁。

短梦乍回慵理鬓。惊心忽数清明近。

逐伴强除眉上恨。趁蝶西园,不觉鞋儿褪。

醉笑眼波横一寸。微微酒色生红晕。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