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

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宣和金书类臣稷,筋骨通神工瘦硬。

大江南来万几暇,翰墨留神纵天性。

驱驰羲献走颜柳,神游八法轻万乘。

昭回云翰飞龙章,斡旋天机挥斗柄。

长枪大剑竟何用,恢复有志还未定。

太平遗老羔羊翁,草书时时发清兴。

天资自可凌汗漫,笔力犹能造遒劲。

年来神品不可得,醉素张颠夸草圣。

残篇断简付覆缶,玉轴牙签同弃甑。

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

案头我正理蠹鱼,晴日好风窗几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珙所作的《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通过对前朝书法的回顾,尤其是对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位大家的赞誉,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高度。诗中提到的“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体现了对书法艺术风格的评价,将王逸老的书法与欧体、虞体相提并论。

“宣和金书类臣稷,筋骨通神工瘦硬”赞美了王逸老书法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貌,犹如古代贤臣的气质。接下来,诗人以“翰墨留神纵天性”表达书法创作中的自由精神,又通过“驱驰羲献走颜柳”等典故,展现出逸老书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游刃有余。

“昭回云翰飞龙章,斡旋天机挥斗柄”运用比喻,形容书法如龙飞凤舞,富有力量和气势。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长枪大剑竟何用,恢复有志还未定”,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不安。

最后,诗人以“太平遗老羔羊翁,草书时时发清兴”描绘出王逸老虽年事已高,但书法依然清新脱俗,充满活力。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感叹书法艺术的凋零,但仍能从王逸老的作品中辨识出其卓越才华,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的佳作,既展示了书法的魅力,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8)

唐珙(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诗人。其父南宋义士、词人唐珏在至元中与林景熙收拾宋陵遗骨,重新安葬,并植冬青为识。在乡里以诗知名,但所作传世不多。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元诗选补遗》小传

  • 字:温如
  • 籍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题章东孟山水

卢家公子称三绝,诗妙书精画亦工。

落笔多宗董北苑,高情不减米南宫。

天低碧树春云合,潮满沧洲暮雨空。

却忆买船同载酒,城南山下醉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感兴二首(其一)

闻说昭王未筑台,此生空抱济时才。

青衫外史江南老,白发中官海上来。

自信文章追董贾,可能游侠效邹枚。

春风处处堪肠断,莫上层楼看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感兴二首(其二)

凤凰山下野花开,又见东风燕子来。

主将深宫营玉垒,千官行乐载金罍。

裂麻解使阳城哭,作赋徒令庾信哀。

多少高人隐屠钓,尚推门第不论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白塔寺感怀

浮屠千仞独崔嵬,宫殿巍巍尽劫灰。

玉树已消龙虎气,青山长绕凤凰台。

城头战鼓连云起,沙觜残潮带月回。

万里英魂归未得,不思泥马渡江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