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载淳的《题秋山平远图》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美画卷。首句“好山无定姿”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喜爱,赞美山峦的千变万化。接着,“最喜秋林晚”点明了欣赏的最佳时刻——傍晚时分,秋意更浓,景色宜人。
“云峰似几平,眺望一何远”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山峰和辽阔的视野,展现出画面的深远与宁静。诗人将郭河阳(可能是另一位画家或诗人)的技艺比作“妙笔凌北苑”,赞扬其绘画技艺高超,如同在玉堂中留下传世之作,令人仿佛登临高山峻岭。
“旷若陟层巘”进一步强调了画面的开阔感,如同亲身攀登崇山峻岭。诗人以“湖海士”和“蕴藉人”为喻,表达出观赏者在画中山景中获得的超然心境,以及深沉内敛的情感体验。最后两句“为吟画中山,秋入新诗本”暗示这幅画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得秋天的意境融入了他的新诗之中。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山的静美,同时寓含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深感悟,以及个人情感的寄托,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