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地面结冰如立,屋檐挂冰下垂。
阳光穿透冰柱,仿佛雕刻玉石山峰倾斜。
今早气候稍暖,但清冷还未完全消退。
忧虑一旦消除,不知何处寻觅伴我吟诗的意境。

注释

地冻:严寒的地面。
雪起立:冰雪覆盖,地面似站立。
檐生冰:屋檐上结冰。
冰倒垂:冰凌倒挂在檐下。
日穿:阳光穿透。
银笋:比喻冰柱。
透:穿透。
风琢:风吹过像雕刻。
玉山:比喻洁白的冰雪。
欹:倾斜。
今晓:今早。
还差暖:稍微暖和一些。
清寒:清冷的寒气。
退尚迟:退去得还很慢。
生愁:产生忧愁。
销去:消除。
将底:何处。
伴吟髭:伴我吟诗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雪之后,天气渐转晴朗但雪尚未完全融化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冬日的清冷与生机。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两句勾勒出积雪初融的情形,其中“地冻”指的是土地被严寒凝固,“雪起立”则是雪地开始融化而出现裂隙,而“檐生冰倒垂”则形象地描绘了屋檐上结冰因重力而向下弯曲的景象,展示出雪后初见暖意。

接下来,“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冬日阳光与寒风的对比。这里“日穿银笋透”意味着阳光通过被积雪覆盖的竹林,照射得竹子如同透明的银色,而“风琢玉山欹”则形容冬日清冷的风吹拂在冰冻的山峰上,犹如巧匠雕琢玉石一般。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天气仍不够温暖的感受。尽管是大雪过后的第十日,但清晨的气温依然偏低,冷意未完全消散。

最后,“生愁便销去, 将底伴吟髭”则流露出诗人的心境。面对这既美丽又带有几分寂寞的冬景,诗人的心中原本可能有的忧愁在这静谧的自然氛围中得以缓解,他愿意让自己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以吟咏山水来伴随自己的胡须飘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初暖天气与大自然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感悟和情感上的抒发。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雪后东园午望

天色轻阴小霁中,昼眠初醒未惺松。

梅横破屋无多雪,云放东山第一峰。

不道风光亏此老,将何功业答残冬。

土羔菜甲鹅儿酒,醉入梅林化作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雪后陪使客游惠山寄怀尤延之

已到苏州未到常,惠山孤秀蔚苍苍。

一峰飞下如奔马,万木深围古道场。

锡骨中空都是乳,玉泉致远久偏香。

眠云跂石梁溪叟,恨杀风烟隔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积雪偏工霁后凝,不妨冷极不妨清。

静闻檐滴元无雨,倒挂冰牙未怕晴。

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圃中散策饶君强,敢犯霜风上古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雪夜候迎使客

六花不放一尘生,晴后犹馀十日凝。

新月未光输与雪,夜风尽冷只留冰。

候迎银汉槎头客,挑尽玉虫窗下灯。

纸帐蒲团地炉煖,自怜不及草庵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