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泰州见寄

逐客悽悽重入京,旧愁新恨两难胜。

云收楚塞千山雪,风结秦淮一尺冰。

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

更残月落知孤坐,遥望船窗一点星。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被驱逐的人悲伤地再次回到京城,旧有的愁绪和新的遗憾交织难以承受。
乌云散去,楚地边关的千山覆盖着白雪,秦淮河上冻结了一尺厚的冰层。
虽然设下美酒的宴席却空无一人,心中的思绪凝固如同投向湘江的书信。
夜深人静,月落西沉,我独自坐着,遥望江面那船窗中的一点星光。

注释

逐客:被驱逐的人。
悽悽:悲伤的样子。
楚塞:楚地的边关。
秦淮:古代河流名,这里指代南京一带。
置醴:摆设酒席。
投湘文:投书湘江,比喻情感寄托。
孤坐:独自坐着。
船窗:江面上的船窗。
一点星:形容远处的星光微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归京城时的复杂情感。"逐客悽悽重入京"表达了一种哀伤的情绪,旅途中的离别让人心中积累了不少忧愁,而重返故土又引起新的苦恼,这些感情交织在一起,难以平复。接下来的"云收楚塞千山雪,风结秦淮一尺冰"通过壮观的自然景象,强化了这种孤独和悲凉的情感。诗人似乎借助这些场景来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无法排遣的怀念之情。"置醴筵"可能指的是一种仪式或是一种纪念往事的方式,而这种行为本身又显得如此空洞和无效;"投湘文就思如凝"则是说即便是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只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思绪宛如凝结的水面,无法融化。

最后两句"更残月落知孤坐,遥望船窗一点星"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月光下的情景。月亮已经接近尾声,诗人的心境同样陷入孤寂之中,他隔着船窗远眺那天边的一点星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对遥不可及之物或希望的一种无尽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其二)香叶山堂

文杏花叶香,古柏虬龙附。

俯仰难自如,移亭应就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其三)东溪白云亭

东溪看朝隮,荟蔚众皱堆。

东溪人已去,白云自往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其四)芙蓉沜

朝采芙蓉花,暮采芙蓉叶。

芙蓉不见人,临风舒笑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叶]韵

咏梅子真送郭先辈

忠臣本爱君,仁人本爱民。

宁知贵与贱,岂计名与身。

梅生为一尉,献疏来君门。

君门深万里,金虎重千钧。

向永且不用,况复论子真。

拂衣遂长往,高节邈无邻。

至今仙籍中,谓之梅真人。

郭生负逸气,百代继遗尘。

进退生自知,得丧吾不陈。

斯民苟有幸,期子一朝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