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八首(其八)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凋枯。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馀。

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个人困境和历史沧桑的诗作。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开篇便以困兽之鸟来比喻诗人的处境,其翅膀触碰笼子的四角,形象地展示了诗人被限制、渴望自由的状态。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出诗人陷入贫困与孤独的境遇。一个穷困之士,在狭窄的小巷中守着自己的影子,无处安放。

“出门无通路,枳棆塞中涂。”诗人试图走出这个环境,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障碍和困难。道路被荆棘所阻,行走变得艰难。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诗人的筹谋与计策如同废弃的东西,再无人问津。而其境遇,如同干涸的池中之鱼,无生机可言。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对外界的期盼没有一丝希望,对内心的自我反省也找不到一星半点的安慰。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即便是亲人与朋友,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关系变得疏离。

接下来的两句,“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诗人提及历史上的苏秦和李斯,两人都以智谋著称,但在这里,他们的故事似乎也无法为诗人带来启示或安慰。苏秦的游说和李斯的上书,虽曾影响过时代,却对诗人的困境无济于事。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凋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荣耀与衰败的感慨。个人或国家的兴盛终将逝去,最终归于平淡无奇的现实。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馀。”诗人似乎在借由饮河之水来比喻自己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但即便是满腹,也无法弥补内心的贫乏与失落。贵族的脚步虽轻快,却也难以摆脱世事的纷扰。

“巢林栖一枝, 可为达士模。”最后,诗人自比为栖息在树梢的一枝,可供那些通晓世故之士作为榜样。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自嘲和无奈,但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未来可能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刻画,表达了对于历史、命运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

左思(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 籍贯: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
  • 生卒年:约250~305

相关古诗词

咏史诗八首(其四)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形式: 古风

咏史诗八首(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咏史诗

梁习持魏郎,秦兵不敢出。

李牧为赵将,疆场得清谧。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招隐诗二首(其一)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沈。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