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至郡圃及诸家园亭游人甚盛

老子何曾惯市尘,今朝也复入城闉。

太平有象人人醉,造物无私处处春。

九陌莺花娱病眼,一竿风月属闲身。

不缘兴尽回桡早,要就湖波照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老子从未习惯于尘世喧嚣,今天也再次踏入城市之中。
在太平盛世中人人沉醉,大自然的恩赐无处不在,如同春天般温暖。
满城的鸟语花香让疲倦的眼睛得到愉悦,一竿钓竿的风月时光属于闲适之人。
如果不是因为兴致已尽,我本想划船更晚些,好让湖光倒映我的头巾。

注释

老子:指古代哲学家老子,这里借指超脱尘世的人。
市尘:尘世,指世俗生活。
城闉:城门,代指城市。
太平有象:太平盛世的景象。
人人醉:人们沉浸在安逸中。
造物:大自然。
无私:无偏私,公平。
九陌:泛指京城的道路。
莺花:莺歌燕舞,形容春景。
病眼:疲惫的眼睛。
一竿风月:泛指清风明月,闲适的生活。
闲身:闲暇之身,指有空闲时间的人。
兴尽:玩乐或欣赏到极致后。
回桡:掉转船桨,指离开。
角巾:古代文人常戴的一种头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入城至郡圃及诸家园亭游人甚盛》,描绘了诗人从市井进入城市园林后所见所感。首句“老子何曾惯市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疏离,暗示他更喜欢清静的生活。接着,“今朝也复入城闉”写出了诗人今日的意外之举,踏入繁华的城市。

“太平有象人人醉”描绘了太平盛世下人们沉醉于欢乐的景象,而“造物无私处处春”则赞美大自然的恩赐,无论何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诗人眼中,即使是病弱之眼也能在莺花烂漫中得到愉悦,“九陌莺花娱病眼”。

“一竿风月属闲身”体现了诗人享受闲适时光,独自欣赏风月的情趣。最后两句“不缘兴尽回桡早,要就湖波照角巾”,诗人表示如果不是因为游兴已尽,他会更愿意在湖边停留,让湖水映照他的头巾,进一步沉浸在自然与宁静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游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入春念归尤切有作

六朝覆育忝遗民,扶惫归来雪鬓新。

对酒无欢翻作病,爱诗何得但穷人。

腰钱自昔妨骑鹤,绝笔何时到获麟。

乡俗嬉游重端五,剩烹团粽唤比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入省

点点轻花堕绿杯,翩翩羸马犯黄埃。

眼边好句等闲过,梦里故人时一来。

玉塞请行狂故在,霜髭自照老相催。

今朝凉冷文书少,隐几南窗听转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入都

葵苋登盘酒可赊,岂知扶病又离家。

朝行打岸涛头恶,夜宿垂天斗柄斜。

不恨山林淹岁月,但悲道路困风沙。

邻翁好为看耕陇,行矣东归一笑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入梅

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卷录新诗蜀使回。

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九陌红尘更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