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春归》是潘高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离去后留下的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不识春从何处归”,表达了诗人对春去无迹的迷茫和惋惜,暗示春天的悄然离去并未引起人们的察觉。次句“空余春酒渍人衣”则通过春酒洒落衣襟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意消逝后的寂寥。
第三句“墙腰日色投西下”,描绘了夕阳西沉的场景,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第四句“风脚杨花带北飞”,借杨花随风飘散,寓言春天的离别,也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第五、六句“筋力自知垂老异,欢娱偏恨故人稀”,诗人自述体力衰退,感到与往昔不同,同时感叹身边朋友稀少,欢乐难觅,流露出对岁月无情和人事变迁的哀叹。
最后两句“凭高望远情何极,独坐吟诗卧翠微”,诗人登高远眺,情感难以平息,只能独自坐在山间吟咏诗歌,寄托对春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深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春归的深深感触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