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请赋车螯

素唇紫锦背,浆味压蚶菜。

海客穿海沙,拾贮寒潮退。

王都有美酝,此物实当对。

相去三千里,贵力致以配。

翰林文章宗,炙鲜尤所爱。

旋坼旋沽饮,酒船如落埭。

殊非北人宜,肥羊啖脔块。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车螯这种海鲜的独特风味和其在宋代文人生活中的地位。"素唇紫锦背"形象地写出车螯壳的色彩和质感,如同锦缎般华丽;"浆味压蚶菜"则强调其口感鲜美,胜过普通的蚶子。海客辛苦穿越海沙,只为在潮退时捡拾这些美味。

诗人提到车螯是京城美食,与王都的美酒相得益彰,即使相隔千里,人们仍不惜代价将其运来享用。翰林中的文章大家尤其钟爱这道海鲜,即刻剥开就饮用,仿佛酒船倾泻而下,场面热烈。然而,这并非北方人的习惯,他们更倾向于享用肥美的羊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车螯作为珍贵食材在当时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以及文人雅士对其的喜爱。梅尧臣的笔触生动,让人仿佛能品尝到那醇厚的海鲜滋味。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以为答

昔闻退之与东野,相与结交贱微时。

孟不改贫韩渐贵,二人情契都不移。

韩无骄矜孟无腼,直以道义为己知。

我今与子亦似此,子亦不愧前人为。

北都健儿昨日至,扣门乃是所遗诗。

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咏蟠桃枝。

盛衰开落感残杏,暮春无事羡游丝。

班班鸠鸣忽怀念,一扫十幅无閒辞。

洛川花图多品目,斗新争巧始可疑。

读书又忆石夫子,似蚕作茧诚有之。

镇阳归梦北潭北,吟此八章谁谓痴。

最后有文吊尹子,寿夭难问信所悲。

共书大轴许传玩,一日百展曾忘疲。

报君亦欲赍满轴,恐费纸墨令人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

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縢开。

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蜀笺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

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剪裁。

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

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

当时国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

但存图书及此纸,辇大都府非珍瑰。

于今已踰六十载,弃置大屋墙角堆。

幅狭不堪作诏命,聊备粗使供鸾台。

鸾台天官或好事,持归秘惜何嫌猜。

君今转遗重增愧,无君笔札无君才。

心烦收拾乏匮椟,日畏扯裂防婴孩。

不忍挥毫徒有思,依依还起子山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永叔赠绢二十匹

凤皇拔羽覆鹑鴳,鹑鴳幸脱僵蒿蓬。

昔公处贫我同困,我无金玉可助公。

公今既贵我尚窘,公有缣帛周我穷。

古来朋侪义亦少,子贡不顾颜渊空。

复闻韩孟最相善,身仆道路哀妻僮。

生前曾未获一饱,徒脱吟响如秋虫。

自惊此赠已过足,外可毕嫁内禦冬。

况无杜甫海图坼,天吴且免在褐躬。

瘦儿两胫不赤冻,病妇十指休补缝。

厨中馁婢喜有望,服鲜弃垢必所蒙。

梁上君子切莫下,吾非陈寔何尔容。

形式: 古风

永叔赠酒

大门多奇酝,一斗市钱千。

贫食尚不足,欲饮将何缘。

岂能以口腹,屈节事豪权。

闭户饱于齑,作诗涌如泉。

一日复一夕,醒目常不眠。

穷腊忽可怪,双壶故人传。

呼儿欲自酌,瓦盏无完全。

其能饔甘脆,而况侑夭妍。

却令情怀恶,分与富贵偏。

收拾不复尝,排置屋角边。

傥有嘉客至,倾倒相与颠。

何暇问浓薄,但觉窗扉旋。

谁识我为我,宾主各颓然。

始得语且横,既醉论益坚。

曾不究世务,闲气争古先。

毕竟两未决,辨吻空流涎。

嗟我儒者饮,聒耳无管弦。

虽云暂欢适,终久还愁煎。

自甘不偶死,宁慕金印悬。

愿频致此物,勿恤疮檐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