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倅见贻八首(其一)

十篇妙唱贲幽光,秀韵凌虚桂影凉。

玉牒秩宗徽誉著,银钩挥翰麝煤香。

风兼远水痕成理,月入霜筠影自长。

铜雀春深知有以,典刑终合问孙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十篇优美的歌声照亮了幽深的光芒,清秀的旋律如同月桂树下的清凉。
珍贵的玉册记录着秩宗的显赫声誉,书法如银钩挥洒,墨香中带有麝香的气息。
风带着远处的水痕,形成了一种规律,月亮映照在霜白的竹子上,影子显得更长。
在铜雀春深之时,我深知其中的道理,这些都应验了典故,最终会得到孙郎的认可。

注释

妙唱:优美的歌声。
幽光:幽深的光芒。
秀韵:清秀的旋律。
凌虚:如同月桂树下。
秩宗:古代官职,负责宗庙祭祀。
徽誉:显赫的声誉。
银钩:比喻书法笔法。
麝煤香:指墨香中带有麝香。
风兼远水:风带着远处的水痕。
霜筠:霜白的竹子。
铜雀春深:形容春天的铜雀台。
典刑:典故、法则。
孙郎:这里可能指的是孙权或孙皓,泛指有威望的人物。

鉴赏

这首宋诗《和孙倅见贻八首(其一)》是曹勋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孙倅赠送的诗文的赞赏与回应。首句“十篇妙唱贲幽光”描绘了孙倅的诗才横溢,如同照亮幽深之处的光芒,显示出其作品的艺术魅力。"秀韵凌虚桂影凉"进一步赞美其诗歌的清新高雅,犹如桂香飘逸,带给人清凉之感。

“玉牒秩宗徽誉著”赞誉孙倅在官场中享有崇高的声望,他的文字如同玉牒般珍贵,秩宗(古代官职)的地位也增添了其声誉的光彩。“银钩挥翰麝煤香”则形容他书写时的风采,如银钩挥洒,墨香四溢,暗含书法之美。

“风兼远水痕成理”借风与水面的互动,象征孙倅的诗篇富有深意,如同风吹过水面,留下清晰的纹理。"月入霜筠影自长"则以月光洒在霜白的竹简上,影子拉长,比喻其诗篇意境深远。

最后两句“铜雀春深知有以,典刑终合问孙郎”表达了诗人对孙倅才华的认可,认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见解,如同铜雀春深,寓意深刻,值得深入探讨。同时,诗人也暗示孙倅的诗才堪比古人孙绰,期待他能继续发扬光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赞扬了孙倅的文学才华,并期待他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次子积雨损红木犀

应向西瑶立赤墀,鲜云仍带绿烟宜。

要先篱菊三秋艳,不放蟾华一点窥。

颇讶夙宵凉雨疾,顿思晨发晓光披。

骚人豪举经年意,绝叹丰姿积渐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其三)

连朝阴未断,仰食虑尤深。

檐溜无穷响,村灯几处砧。

吾儿诗有债,老我韵劳心。

屏翳安能借,吹天扫积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其二)

眩瞀知阴久,茶瓯不厌浓。

第忧沉稼穑,宁问浸芙蓉。

天阔翻盆雨,云昏淡墨峰。

长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其一)

绿涨东篱菊,桐凋古井栏。

雨频伤早谷,烟冷作新寒。

有木皆生耳,何颜得渥丹。

平章济农事,清坐且团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