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古松歌用洪右臣前辈古槐韵

金枝翠羽摇晴空,神仙出没明光宫。

忽遘罡风坠灵杖,苍髯拂拂如虬龙。

骑龙仙人入云去,老向空山饱霜露。

上枝盘郁纷攫拿,下枝化石形杈丫。

山深无人万籁静,独鹤归来月斜影。

一声清唳立霜梢,唤起人间尘梦醒。

老僧披衣出茅堂,手攀古藤渡石梁。

下观飞瀑亦长啸,为我说偈三千章。

华顶峰高断樵路,片片白云从此度。

祇愁夜半风雷鸣,飞作神龙不知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山中景象,以石梁古松为主题,富有诗意和禅意。首句“金枝翠羽摇晴空”形象地写出古松在阳光下生机盎然,仿佛仙人出没的明光宫。接着,诗人通过“罡风坠灵杖”和“苍髯如虬龙”的描绘,赋予古松神话般的色彩,增添了神秘感。

“骑龙仙人入云去”暗示了古松的超凡地位,而“老向空山饱霜露”则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存状态。松树的枝干形态各异,上枝繁茂,下枝石化,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自然的力量。山中的寂静被“独鹤清唳”打破,引发人们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僧人披衣而出,攀藤过石梁,与飞瀑共啸,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华顶峰的高峻和白云的飘逸,进一步渲染了山中仙境的氛围。最后,诗人担忧半夜风雷声会将古松化为神龙,消失无踪,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古松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展现出清代诗人杨晨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4)

杨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墅

扁舟散发欲何之,早向烟波理钓丝。

一曲鉴湖双桨入,四明狂客几人知。

桃花水暖鱼初上,芦苇霜清蟹共持。

拟傍水仙祠结屋,棹歌归趁夕阳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登丰山有感

丰山东走势蜿蜒,海月江风入暮天。

剩有孱王传逸史,几经名士结吟缘。

洞中蝙蝠多栖壁,峡口盘螭欲喷泉。

太息沧桑真一瞬,后人谁念郓欢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漱岩归示忆鉴湖诗次韵奉答兼订后约

谁言河广不容舠,草草归人未觉劳。

恰值一湖秋水满,同看万丈月轮高。

先生亦自耽诗癖,今世何曾罢议曹。

肯许重阳共登眺,莫嫌落叶受风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乙酉使黔与杨雪渔学使同年游甲秀楼扶风寺瞻阳明先生像赋诗志别(其一)

万里事行役,健仆犹骨肉。

况我金石交,三年手重握。

握手各一笑,感物翻万触。

秋气互泬寥,天宇晶于玉。

如何太清表,时有微云属。

霜高鹰隼尽,木脱川原肃。

薄寒阴始凝,秋士欢易促。

契阔能几时,须眉见老宿。

仰瞩北斗光,空庭夜踯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