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世胄都指挥使崔公汝明像

高皇养士三百秋,卫帅食恩等通侯。

铭钟书帛列上第,金樽玉案罗群羞。

一朝河上度欃氛,虎啸崤函不忍闻。

赤帜无色鼓声死,婴城惟有崔将军。

将军开国世家子,轻裘缓带谈经史。

吹篪时过大司农,北斗西豪俱在此。

昭阳之冬月无阳,野斗豺虎色玄黄。

决眦不知有锋刃,疾呼白日生冰霜。

臣矢已穷力战久,侧身誓天不相负。

已拚先溅侍中血,宁料如生元帅首。

纷纷侍卫尽同朝,今何蕤萎昔何骄!

朝行出攻暮不返,岁寒松柏乃后凋。

后来传疑未传信,壶祠蠋墓无人问。

长留遗像天地间,勇者成仁懦者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因笃的《题世胄都指挥使崔公汝明像》是一首赞颂崔公崔汝明英勇事迹的诗。首句“高皇养士三百秋”追溯了崔氏家族的渊源,暗示其家世显赫。接着,“卫帅食恩等通侯”描绘了崔公在朝廷中的地位,与一般将领相比,他受到的恩宠如同通侯。

“铭钟书帛列上第,金樽玉案罗群羞”通过描绘崔公宴饮的奢华场面,展现了他的荣耀。然而,诗的重心转向了崔公在危急时刻的英勇:“一朝河上度欃氛,虎啸崤函不忍闻”,形象地描述了战事的紧张和崔公的果断。

“赤帜无色鼓声死,婴城惟有崔将军”直接赞美崔公在战斗中的坚毅和牺牲精神。接下来,诗人通过“世家子”、“谈经史”等细节,刻画了崔公的文武兼备。在生死关头,他“吹篪时过大司农,北斗西豪俱在此”,显示出他的领袖气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昭阳之冬月无阳”、“决眦不知有锋刃”等生动场景,描绘崔公在极端困境下的英勇决绝。他誓死抵抗,即使“臣矢已穷力战久”,也绝不退缩。最后,诗人感叹崔公的壮烈牺牲,以及他的部下如今的落寞,对比鲜明。

整首诗以崔公的形象为线索,展现了他从世家子弟到英勇将领的转变,以及他在危难之际的忠诚与勇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对忠勇精神的崇高颂扬。

收录诗词(51)

李因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前中尉子斗先生旧第有感

碧瓦堂还在,金闺籍已更。

萋萋秋草合,惨惨暮霜明。

一老悲刘向,三闾吊屈平。

城南寻别墅,转托旧坊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纪别三章(其一)

置酒岁云暮,北堂淡寒晖。

饥乌相与鸣,朔风厉重闱。

老母闵游子,欲言先歔欷。

不问何日行,先问何时归。

遥遥计往路,历历询征衣。

禔身慎自防,兼量寒与饥。

长跪闻母言,铭心毋敢违。

病妻勉下床,相视首蓬飞。

谓我当行迈,有泪且勿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纪别三章(其二)

弟从母侧来,再拜投一斝。

征驹鸣前庭,担负已出野。

仆夫前致辞,冉冉西日下。

要当慷慨去,不觉泪如泻。

兄言勤门户,弟言慎车马。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纪别三章(其三)

小子复牵衣,岐路含百虑。

不知行何方,强欲偕我御。

念当远乖离,何忍挥之去。

悲哉游子吟,斯须哀乐具。

中怀如悬旌,摇摇不得住。

依依天属亲,抚事愧童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