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叹

丛山如剑戟,灌木蔽嵚岑。

其水独南流,溪谷皆阻深。

山民鸟兽居,不驯匪自今。

追呼敢逆命,兵革踵相寻。

未能静伏莽,火烈悲焚林。

杀人税无出,迟回伤我心。

蚩蚩亦赤子,念尔为沾襟。

招手语父老,鸱枭怀好音。

宿逋既累岁,敲骨力难任。

民顽实吏拙,许身愧南金。

何时免素餐,引疾投吾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川险峻、生态环境原始且人迹罕至的画面。"丛山如剑戟,灌木蔽嵚岑"运用比喻,生动刻画了山势的陡峭和茂密的植被。河流独自向南流淌,溪谷深邃,暗示着自然环境的艰险与闭塞。

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像鸟兽一样生活在山中,对统治者的命令有所抗拒,战争频繁,使得社会动荡不安。"杀人税无出,迟回伤我心"表达了诗人对苛政和战乱带来的痛苦的深深忧虑。

面对这样的困境,诗人同情底层人民,称他们是无辜的"蚩蚩赤子",自己也为无法改变现状而感到痛心。他试图与父老沟通,希望能带来和平与变革,但又深知官场腐败,自己无力改变,只能感叹"民顽实吏拙,许身愧南金",表达出对自身无能为力的自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结束这种无所作为生活的渴望,"何时免素餐,引疾投吾簪",意指何时能摆脱这空虚的生活,辞官归隐,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03)

施闰章(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 字:尚白
  • 号:愚山
  • 籍贯: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 生卒年:1619—1683

相关古诗词

竹源坑

杀虎防咥人,芟蔓莫留根。

留根终遗患,伤心不可论。

竹源数百家,今余几人存。

竹外有源泉,血流泉水浑。

群盗故比邻,姻娅如弟昆。

反戈相啖食,收骨无儿孙。

茕茕数寡妇,零落依空村。

凶年嗟半菽,撮土招游魂。

人亡亩税在,泪罢还声吞。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宿黄栀铺

积雨暗千山,阴云催日暮。

哀此仆夫痡,踟蹰宿中路。

土室倚颓垣,荒村存老妪。

敕吏慎勿扰,刍粟可自具。

吏言爨无薪,乞籴亦无处。

时危供亿艰,含凄未忍怒。

盗贼兼虎狼,空山怀百虑。

从骑夜击柝,宵分屡惊寤。

明旦风雨中,鸡鸣驱马去。

形式: 古风

临江悯旱

瘠土嗟薄获,岁丰长忍饥。

戎马况叠迹,田园成路蹊。

荷锄代牛力,播种良苦疲。

朱火肆燎原,禾稗同一萎。

民乱如恐后,况乃驱策为!

徒跣呼百神,呜咽致我辞:政拙未敢苛,召灾今则谁?

云汉何皎洁,箕斗正参差。

心知阊阖远,侧向高天啼。

明日急刍饷,吞声重涕洟。

形式: 古风

化成岩宜春

云木郁江曲,心知好丘壑。

攀蹬寻窅深,穿岩得疏豁。

万古青莲花,苍寒半舒萼。

钟歇滩响闻,云开峰翠落。

荒台存往迹,暝烟见城郭。

延目散襟颜,倚石就觞酌。

却羡无心云,逍遥去寥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