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其二)吴江与闲堂王臞庵家

烟空白鹭。乍飞下、似呼行人相语。

细縠春波,微痕秋月,曾认片帆来去。

万顷素云遮断,十二红帘钩处。

黯愁远,向虹腰,时送斜阳凝伫。轻许。

孤梦到,海上玑宫,玉冷深窗户。

遥指人间,隔江烟火,漠漠水荭摇暮。

看葺断矶残钓,替却珠歌雪舞。

吟未了,去匆匆,清晓一阑烟雨。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翻译

白鹭在烟雾中飞翔,忽然落下,似乎在呼唤行人交谈。
春天的细纹波光,秋天的微弱月影,都曾见证船只的来来去去。
万顷白云遮住了视线,红帘钩住的地方映入眼帘。
远方的愁绪,望着彩虹般的江面,不时凝视着夕阳。
轻易许下的承诺,如同梦境,深藏在冰冷的玉宫窗后。
遥指人间,隔着江面,模糊的灯火和傍晚的水荭摇曳。
看着残破的礁石和废弃的钓鱼台,代替了昔日的繁华歌舞。
诗还未吟完,人已匆匆离去,清晨只剩烟雨笼罩的栏杆。

注释

烟空白鹭:白鹭在空中,背景是烟雾。
乍飞下:突然飞下来。
行人相语:仿佛在对行人说话。
细縠春波:春天水面如细纹。
红帘钩处:红色帘子挂的地方。
黯愁远:深深的忧愁在远方。
漠漠水荭:大片的水荭植物。
珠歌雪舞:昔日的繁华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喜迁莺》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沉表达。

"烟空白鹭"一句,通过白鹭在烟雾弥漫的天际飞翔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接下来是"乍飞下、似呼行人相语",这里不仅描绘了白鹭飞行时的生动场景,而且通过“相语”二字传达出一种情感交流和共鸣。

"细縠春波,微痕秋月,曾认片帆来去"三句,则是在表述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回忆。春日的细流、秋夜的微光,以及对远行帆船的记忆,都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紧接着是"万顷素云遮断,十二红帘钩处",这里通过“素云”与“红帘”的对比,描绘了一种隔绝和神秘的空间氛围。"黯愁远,向虹腰,时送斜阳凝伫"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忧郁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接下来的"轻许。孤梦到,海上玑宫,玉冷深窗户"一段,通过“轻许”、“孤梦”等字眼,传递出一种淡泊和寂寞,同时“海上玑宫”和“玉冷深窗户”则是在描绘一个虚幻而美丽的场景。

诗的后半部分"遥指人间,隔江烟火,漠漠水荭摇暮。看葺断矶残钓,替却珠歌雪舞",诗人通过远望人间的景象,以及对自然物态的观察和感受,再次强化了内心的情感体验。

最后是"吟未了,去匆匆,清晓一阑烟雨",这里“吟未了”表明诗人的情感尚未完全倾泻,而“去匆匆”则是在描绘时间流逝的速度和不可挽回性。"清晓一阑烟雨"则是对早晨景象的一种抒写,既美丽又带有一丝淡淡的情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和空间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其四)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冬分人别。渡倦客晚潮,伤头俱雪。

雁影秋空,蝶情春荡,几处路穷车绝。

把酒共温寒夜,倚绣添慵时节。

又底事,对愁云江国,离心还折。吴越。

重会面,点检旧吟,同看灯花结。

儿女相思,年华轻送,邻户断箫声噎。

待移杖藜雪后,犹怯蓬莱寒阔。

最起晚,任鸦林催晓,梅窗沈月。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喜迁莺.太蔟宫,俗名中管高宫同丁基仲过希(其一)道家看牡丹

凡尘流水。正春在、绛阙瑶阶十二。

暖日明霞,天香盘锦,低映晓光梳洗。

故苑浣花沈恨,化作妖红斜紫。

困无力,倚阑干,还倩东风扶起。公子。

留意处,罗盖牙签,一一花名字。

小扇翻歌,密围留客,云叶翠温罗绮。

艳波紫金杯重,人倚妆台微醉。

夜和露,剪残枝,点点花心清泪。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朝中措

晚妆慵理瑞云盘。针线傍灯前。

燕子不归帘卷,海棠一夜孤眠。

踏青人散,遗钿满路,雨打秋千。

尚有落花寒在,绿杨未褪春绵。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中措.题兰室道女扇

楚皋相遇笑盈盈。江碧远山青。

露重寒香有恨,月明秋佩无声。

银灯炙了,金炉烬暖,真色罗屏。

病起十分清瘦,梦阑一寸春情。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