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颜长道寄三首(其三)阅武川倡酬》。韦骧以吏隐自居,与颜长道在武川进行了一番诗文交流,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
诗中“往还赓唱百馀篇”,描绘了两人之间频繁的诗文往来,共创作了上百篇作品。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文学热情,也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相互间的默契。接下来,“草草编联后或前”则说明这些作品虽是匆匆编纂,但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语气有时凌夜月,辞源何啻泻春泉”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语气比作超越夜月的清辉,辞藻如同春日之泉般源源不断。这不仅赞美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须知吏隐能遗俗,不独山溪解乐天”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正如白居易所言,以山水为乐。这里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文学境界。
最后,“屈指代期秋信逼,封人莫厌屡驰笺”表达了诗人期待秋天的到来,寓意着诗文交流的继续,同时也提醒对方不要厌烦频繁的通信,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交流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骧与颜长道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