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长道寄三首(其三)阅武川倡酬

往还赓唱百馀篇,草草编联后或前。

语气有时凌夜月,辞源何啻泻春泉。

须知吏隐能遗俗,不独山溪解乐天。

屈指代期秋信逼,封人莫厌屡驰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颜长道寄三首(其三)阅武川倡酬》。韦骧以吏隐自居,与颜长道在武川进行了一番诗文交流,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

诗中“往还赓唱百馀篇”,描绘了两人之间频繁的诗文往来,共创作了上百篇作品。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文学热情,也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相互间的默契。接下来,“草草编联后或前”则说明这些作品虽是匆匆编纂,但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语气有时凌夜月,辞源何啻泻春泉”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语气比作超越夜月的清辉,辞藻如同春日之泉般源源不断。这不仅赞美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须知吏隐能遗俗,不独山溪解乐天”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正如白居易所言,以山水为乐。这里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文学境界。

最后,“屈指代期秋信逼,封人莫厌屡驰笺”表达了诗人期待秋天的到来,寓意着诗文交流的继续,同时也提醒对方不要厌烦频繁的通信,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交流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骧与颜长道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情。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扫蒙亭

芜亭一扫愧陈蕃,松柏阴森翠竹环。

闹蝈尽驱澄曲水,横柯旋斫望青山。

人归畎亩醇风在,我近图书白日閒。

樗散自知成独乐,惭无善效及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和颜令见寄

再来东白日无休,剸割唯忧或滞留。

满眼烟尘真可厌,幸而涵碧见清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伯瞻郎中生日

瑞气飘飘贯斗牛,当时贻庆在南州。

太平势盛高贤出,造化功成万物秋。

侯国几年凝课最,相门今日足风流。

祝公寿与灵椿等,庶得胸中尽壮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中秋南康夜会得天字

宿阴初卷尽,万状正萧然。

夜色兼秋半,人情爱月圆。

褫巾洒浊酒,露坐幕青天。

佳节还相遇,阳阳忆去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