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令诒赴都补官

老不出门行蹩躠,只是年年送人别。

白髭一别几茎生,老笔难工反成拙。

犹记去年春酒开,君驰驷马从西来。

四方朋好日高会,玉笙银管宵中催。

是时君有潘州役,所至葱葱若遗迹。

今年相送入罗浮,已谢为邦作嘉客。

丰鳄湖边山绕城,著书仍是旧经生。

封章却自天曹下,车马还从帝里行。

珠江八月炎威解,数幅蒲帆向风挂。

路迥唯凭叶县凫,舟轻欲笑坳堂芥。

往时朋旧各分飞,赋别江头老布衣。

虽乏骊珠佐行色,犹当洗耳待金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王令诒赴京补官的深情送别。首句“老不出门行蹩躠”以老迈之态自喻,表达出岁月流逝、年华不再的感慨。接着“只是年年送人别”则点明了诗人每年都要面对离别的场景,情感深沉。

“白髭一别几茎生,老笔难工反成拙”两句,通过白须的生长和老笔的不灵巧,形象地表现了时光的无情和岁月的痕迹。而“犹记去年春酒开,君驰驷马从西来”则回忆起去年春天友人来访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喜悦。

“四方朋好日高会,玉笙银管宵中催”描绘了聚会的盛况,玉笙银管的音乐在夜晚响起,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然而,接下来“是时君有潘州役,所至葱葱若遗迹”一句,转折点出现,暗示友人即将前往遥远的潘州任职,留下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

“今年相送入罗浮,已谢为邦作嘉客”表达了今年送别友人的场景,友人已经成为了地方的贵宾。而“丰鳄湖边山绕城,著书仍是旧经生”则描绘了友人所在之地的美景,以及他作为学者的身份。

“封章却自天曹下,车马还从帝里行”说明友人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将返回京城。最后,“珠江八月炎威解,数幅蒲帆向风挂”描述了友人启程时的景象,珠江的炎热消散,蒲帆在风中飘扬,预示着友人旅途的顺利。

“路迥唯凭叶县凫,舟轻欲笑坳堂芥”则以叶县凫和坳堂芥为喻,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轻松愉快心情的期待。

“往时朋旧各分飞,赋别江头老布衣”回顾了过去朋友间的分别,如今诗人自己也如同老布衣般,站在江边为友人赋别。

“虽乏骊珠佐行色,犹当洗耳待金徽”以骊珠和金徽为喻,表示虽然无法为友人提供实质的帮助,但愿意倾听友人的故事,等待友人归来分享旅途的经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贺家植普进士

妫水渊源代有文,江门家学更逢君。

长风破浪时千里,大翼翀天见五云。

昼锦正宜孺子舞,新篇超绝众人群。

玉堂有客相期甚,书札南来慰我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李检讨伯猷二首(其一)

程江归到正秋新,便挂轻帆北问津。

子舍暂违衣彩地,玉堂还作读书人。

游经万里文增壮,史在千秋笔贵真。

岭海迩来寥落甚,相期风度继先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李检讨伯猷二首(其二)

都门遥奉白头归,四叶承欢世所希。

诗礼庭前时独对,鹡鸰原上更双飞。

年来多黍香醪美,秋在澄溪鲙鲤肥。

供膳有人行自得,报恩唯补衮龙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张翁源泰亭

七叶金貂代有雄,西铭家学绍无穷。

奇文早已传天上,黄绶新垂出汉宫。

邑近曲江唐相度,地连韶石舜弦风。

期君手播灵池水,仁寿同依乐国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