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判谢公挽章

换得朝衣不称身,勇辞新爵号遗民。

鍊成偃月炉中药,阅遍铜驼陌上人。

鲁国灵光俄委地,谢家玉树正伤春。

忽闻旧唱贞元曲,衰涕能无洒石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挽诗《府判谢公挽章》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是对谢公去世的哀悼与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生前事迹的追忆。

首句“换得朝衣不称身”,以换得的朝衣不合身为喻,暗示谢公辞官退隐,不再为官场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种转变体现了其对权力与地位的淡泊,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

“勇辞新爵号遗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谢公辞官的决心与勇气,他选择远离官场的荣华,回归民间,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展现了一位官员的高尚情操和对民众的深厚情感。

“鍊成偃月炉中药,阅遍铜驼陌上人”描绘了谢公在辞官后的生活状态,他或许在偃月炉旁炼制药物,或是游历于繁华与沧桑并存的铜驼陌上,体验人间百态。这一形象既展现了其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也暗示了其对社会变迁的洞察与思考。

“鲁国灵光俄委地,谢家玉树正伤春”两句运用了鲁灵光殿和谢安家族的典故,表达了对谢公早逝的惋惜之情。鲁灵光殿的倒塌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谢家玉树则比喻谢公家族的辉煌与凋零,伤春则表达了对春天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忽闻旧唱贞元曲,衰涕能无洒石麟”表达了对谢公逝世消息的震惊与悲痛,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听到旧日歌曲,不禁泪如雨下,仿佛石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也感到了哀伤。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哀悼者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整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表达了对谢公的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六月十二日上京翰林开院喜雨院长开府公俾为诗以志之

雨浥鳌峰长绿苔,佳辰良会玉堂开。

凉生薰殿宸居近,恩予官壶诏使来。

尽醉不愁骑马滑,新诗可待片云催。

作霖正尔须公等,行见文星入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安南遣使入朝用故事奉贽纳谒于翰林其归也上介黎括以赠言为请赋诗四韵以遗之

上圣敷文格远人,外藩修职用儒臣。

并驰使介踰丹徼,特设朝班觐紫宸。

炎海计程归路永,都亭燕饯宠光新。

祗承德意勤宣布,鼓舞鸢鱼咏至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徐志尹赴安乡县尹

自为从史直銮坡,几见乡山烂斧柯。

能事正宜参笔削,借才聊复试弦歌。

屈原故国兰都长,陶令公田秫最多。

应笑衰翁苦留滞,汗青无日欲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陈元达代祠补怛洛迦山

天下名山小白花,鲸波帖帖度仙槎。

函香秘宇祈灵贶,出节宸廷振使华。

殿榜旧誇韦诞笔,锦衣重过买臣家。

相门乔木殊无恙,万古清风碧海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