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其二)

义士魂何去,沙场一放招。

黄衣归朔漠,碧血满南朝。

山枕孤城峻,江通百粤遥。

天生形胜地,空助虎狼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赣州》其二,通过描绘赣州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义士精神的颂扬与对时局的感慨。

首联“义士魂何去,沙场一放招”,开篇即以“义士”点题,引出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与敬仰。在沙场上,英雄们为了正义与国家,不惜献出生命,他们的魂魄究竟去了何方?这句诗既是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也暗含了对当下时局的反思。

颔联“黄衣归朔漠,碧血满南朝”,运用对比手法,将“黄衣”与“碧血”相对照,前者象征着英雄的归宿,后者则代表了他们为国捐躯的牺牲。黄衣指的是北方的服饰,这里借指北方的敌人或敌方势力;而“碧血”则是英雄鲜血的象征,满洒在南方的战场上,寓意着英雄们的英勇与壮烈。

颈联“山枕孤城峻,江通百粤遥”,描绘了赣州的地理特征。山峦环绕,孤城高耸,江水蜿蜒,连接着遥远的百粤之地。这样的自然景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赣州作为边陲重镇的战略地位。

尾联“天生形胜地,空助虎狼骄”,表达了对赣州地理位置优越却未能发挥应有效能的感慨。这里的“虎狼”比喻那些侵扰边疆的敌人,强调了尽管赣州拥有天赐的险要地形,却未能阻止敌人的嚣张气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赣州地理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风门山

壁立青天上,千峰接祝融。

风门人不度,石栈马才通。

射虎随蛮俗,椎牛会小戎。

平生军旅事,辛苦桂阳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八尺洪

春来滩水急,喷壑万松间。

风雨时驱石,雷霆忽破山。

柳深黄鸟乱,花落白猿閒。

渐至苏耽岭,寻仙拟不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耒阳观诸葛武侯碑

武侯擒孟获,刻石耒阳川。

威震华夷日,心劳将相年。

三分留正统,二表格皇天。

终古英雄客,看碑泪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郴江口

惊涛出江口,一片雪山飞。

舟与雷霆斗,人为鱼鳖归。

偷生惭有剑,卒岁叹无衣。

历尽人间险,吾今解息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