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过夏虫五咏(其五)蛙

将军鼓吹来,处士非所喜。

誇汝风月夕,天籁鸣不已。

汝姑勿自誇,坎井不可恃。

当知马伏波,笑杀公孙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将军的乐队前来演奏,但隐士对此并不喜欢。
你夸耀夜晚的风月之美,自然的声音不断回荡。
你还是别自我炫耀了,因为井底之蛙无法理解广阔的天地。
应当明白像马援那样的英雄,会嘲笑你的无知和狂妄。

注释

将军:指有权势的军事领袖。
处士:古代未做官的读书人。
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和夜晚的氛围。
天籁: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坎井:比喻局限的环境或视野狭窄的人。
伏波:马援的字,他曾以平定叛乱闻名。
公孙子:对人的蔑称,意为无知或狂妄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孙应时的《和刘过夏虫五咏(其五)蛙》,是一首咏蛙之作。诗人通过对比将军与处士、鼓吹与风月之间的不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以及对世事的看法。

"将军鼓吹来,处士非所喜。"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对比的氛围,将军和处士代表着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而诗人显然更倾向于后者,这里传达出一种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的情怀。

"誇汝风月夕,天籁鸣不已。"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和蛙声的交响之美,诗人似乎在这种宁静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汝姑勿自誇,坎井不可恃。" 这里诗人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自满,更不要过于依赖某种东西,因为一切都不可靠。

最后两句"当知马伏波,笑杀公孙子。" 引用了古代的故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看破红尘的情感态度。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刘过夏虫五咏(其一)蛛

么虫夜飞飞,遭汝巧见缚。

汝网非坚牢,岂无风雨恶。

蟹怒横戈矛,蜃喜吐楼阁。

物生黠复痴,悟此一笑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和师文

笔端陶谢不枝梧,朝食千龙信手屠。

天与诗人清气骨,家传前辈学工夫。

从渠扰扰一丘貉,看我昂昂千里驹。

已喜朝廷似元祐,去依日月上天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陈及之(其五)

吾非斯人谁与群,覆手翻手知交情。

天南海北有离合,此生此意无寒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陈及之(其四)

江头风雨暗行李,习气难洗儒生酸。

更欲从君细商略,不道挥斤愁鼻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