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舟中苦热

尝忆银床桐泣露,更思玉碗蔗流浆。

天孙初嫁龙绡薄,却恐秋河入夜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舟中的苦热情景,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感悟。

“尝忆银床桐泣露”,诗人回忆起夏日夜晚,银色的月光洒在梧桐树上,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梧桐树在哭泣。这里运用了“银床”这一形象,将月光下的景象比作银色的床铺,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与静谧,同时“桐泣露”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更思玉碗蔗流浆”,接着诗人又联想到盛满甘蔗汁的玉碗,甘甜的汁液从碗中缓缓流出,这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夏日的清凉与滋润。玉碗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这种享受的品质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清凉与甜蜜。

“天孙初嫁龙绡薄”,“天孙”指的是织女,这里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描述织女刚刚嫁为人妇,穿上轻薄如丝的龙绡衣裳的情景。这一句不仅体现了织女的美丽与幸福,也暗含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却恐秋河入夜凉”,最后,诗人担心随着秋天的到来,银河会变得寒冷。这句话既是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忧虑。通过银河的冷暖变化,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夏日舟中苦热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自然、爱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戏马台

将军一叱靡千人,未可掀髯便笑秦。

枉筑高台闲戏马,汉王将地拟功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日即事

梨花白罢海棠红,谁为韶光次第工。

小閤卷帘春事晚,伫看蝴蝶过庭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胡古愚还越二首(其一)

越江秋水得霜清,夜夜天南婺女明。

客子布衣风又急,世间无用是才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胡古愚还越二首(其二)

送客归山天正霜,吴江蟹美橘初黄。

上林千树樱桃熟,莫恋金华是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