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登平山堂故址》,是元代诗人李孝光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平山堂旧址时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
首句“蜀山有堂已改作”,点明地点,暗示历史变迁。接着“骑马出门西北行”一句,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踏上旅程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探索的精神。
“日落牛羊散平楚,风高鸿雁过三城”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日落时分,牛羊归圈,平野之上,鸿雁南飞,穿越三城,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迁徙。
“山河已失金汤固,汗竹空遗带砺盟”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巨变。山河不再稳固,象征国家的衰败;汗竹(古代文书)虽存,但盟约已成空谈,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最后,“骆驼坡头孔融墓,令人忆尔泪纵横”一句,诗人将思绪引向历史人物孔融的墓地,通过孔融这一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流露出一种悲凉与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