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潭帅王枢使佚老堂

孺子沧浪濯缨处,千载新堂来卜邻。

潦收无波彻底静,东湖之水堂中人。

濛阳花谱胜洛下,竹西药阑来海濒。

新篁绿沉桂丹渥,岳立奇石苍苔皴。

赏心满眼伴闭户,天风夜下扶车轮。

胸中种蠡妙经济,鬓须白雪朱颜春。

苍生未佚身未老,斯堂未可忘斯民。

四年西略可万世,孤撑独立扛千钧。

匹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

浮生蚤休信不恶,持此欲去非吾闻。

客游潇湘逢骑吹,知公已为苍生起。

公今少劳佚者多,湛辈乃可寒江蓑。

形式: 古风

翻译

少年在沧浪洗涤冠缨的地方,千年新堂选作邻居。
积水退去湖面平静如镜,东湖之水映照着堂中的人。
蒙阳的花卉比洛阳更胜一筹,竹西药栏临近海边。
新竹翠绿沉稳,桂树丹红鲜艳,奇石峥嵘,青苔斑驳。
美景满目,关门独享,夜晚清风吹过,仿佛车轮滚动。
胸中有治国济世的智慧,白发如雪,红颜依旧。
百姓尚未安定,我仍未老,这堂不能忘记民众。
四年的西进努力,足以流传万世,独自支撑,承担千钧重担。
一人骑行,依赖天日,直言不讳,令鬼神担忧。
人生短暂,切勿轻信恶劣,这样的志向并非我所听说。
游历潇湘时遇见仪仗乐队,得知您已为百姓起身奋斗。
如今您劳逸适度,百姓安乐,同辈中人可在寒江边披蓑衣度日。

注释

沧浪:古水名,此处象征清廉。
濯缨:清洗冠缨,比喻洁身自好。
卜邻:选择邻居,寓含志同道合之意。
潦收:积水退去。
竹西:地名,指竹林西边。
湛辈:同辈中人。
寒江蓑:形容在江边过着简朴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寄赠潭帅王枢使的佚老堂,表达了对主人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赞美。首句“孺子沧浪濯缨处”以典故起兴,暗示主人如儒家君子般洁身自好。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堂前环境的宁静与优美,如“潦收无波彻底静”、“新篁绿沉桂丹渥”,展现出堂的清雅与生机。

诗人称赞主人的学识与济世之志,“胸中种蠡妙经济”,暗指其深思熟虑,富有治国理政的智慧。同时,他以“鬓须白雪朱颜春”形容主人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焕发,犹如春天般充满活力。

“苍生未佚身未老,斯堂未可忘斯民”表达了主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关怀,以及自己未老先衰也要为百姓谋福利的决心。最后,诗人以“孤撑独立扛千钧”比喻王枢使的担当和坚韧,以及“匹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的直言不讳,显示了他的正直和责任感。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景物描绘和比喻,赞扬了王枢使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抱负,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公正和民生福祉的期待。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寄题赣江亭

二水之会新作亭,主人文章子墨卿。

我记斯亭且不朽,千载当与文俱鸣。

题榜谁欤汉使者,风流好事饰儒雅。

平生两君吾故人,安得系马亭阶下。

鼓旗西征上奔泷,所思不见心难降。

瞿塘纵有文鳞双,爱莫致之章贡江。

形式: 古风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

汉图昔中天,百六启真主。

当时邓高密,徒步赴光武。

诸公上云台,一叶渺湘浦。

声名三十年,玉气贯晴宇。

向来宣室问,天语道旧故。

不图太平日,复见起兵簿。

双旌奠侯服,三节临江浒。

垂欲大用公,少驻议圜府。

人言山泽官,底用庙廊具。

果闻一乘传,已踵追锋去。

翔凤览辉来,风采照鸳鹭。

平生经济心,十不一二吐。

兹行公勿逊,安国如鼎吕。

形式: 古风

崇德庙

雪山南风融雪汁,化作岷江江水来。

不知新涨高几画,但觉楼前奔万雷。

天教此水入中国,两山辟易分道开。

我家长川到海处,却在发源传酒杯。

人生几屐办此役,远游如许神应咍。

东归短棹昨已具,明日发船挝鼓催。

滩平放溜日千里,已梦鲙鲈如雪堆。

丹枫系缆一回首,玉垒浮云安在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题张希贤纸本花四首(其二)常春

染根得灵药,无时不春风。

倚阑与挂壁,相伴岁寒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