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张果先生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

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

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

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

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制。

白雪净肌肤,青松养身世。

韬精殊豹隐,鍊骨同蝉蜕。

忽去不知谁,偶来宁有契。

二仪齐寿考,六合随休憩。

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

尝闻穆天子,更忆汉皇帝。

亲屈万乘尊,将穷四海裔。

车徒遍草木,锦帛招谈说。

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

受箓金殿开,清斋玉堂闭。

笙歌迎拜首,羽帐崇严卫。

禁柳垂香炉,宫花拂仙袂。

祈年宝祚广,致福苍生惠。

何必待龙髯,鼎成方取济。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翻译

先生如谷神般深邃,甲子岁月难以度量。
他自己述说追随黄帝师,至今已历经数千载。
他在城市与隐逸之间游历,足迹罕至超脱之地。
顺应万物无心机,时机来临船不系。
以霞为食,弃烟火,衣着简朴,兼有荷叶之质朴。
白雪洗净肌肤,青松滋养身心。
潜心修炼如豹藏身,炼骨蜕变如蝉脱壳。
他忽然离去,无人知晓,偶然来访,是否有所契合。
天地同寿,宇宙共息。
彭祖和老子仍如孩童,长寿的期待尚小。
曾听说穆天子的故事,又忆起汉朝皇帝。
他们亲自屈尊,探索四海边疆。
车马满载,锦帛招揽贤士交谈。
八骏空驰往返,三山云雾遮蔽。
我们的君王感念大德,玄妙的老者欣然来访。
在金殿接受封禅,清斋玉堂紧闭。
笙歌迎接,羽帐环绕,礼仪庄重。
禁柳下香炉飘香,宫花轻拂仙人的衣袖。
祈求丰年,愿百姓福祉广大。
无需等待龙髯出现,国泰民安即刻实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颐的作品,名为《谒张果先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赞美道教仙人的诗歌,通过对张果先生生平和修养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追求长生久视、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理念的认同。

诗中的“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开篇即以深邃的语气描写张果先生的高寿和神秘,接着通过“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表明其修行的悠久历史和仙风道骨。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展示了张果先生隐逸于尘世之中,同时又不失其超凡脱俗的一面。“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则是对其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制。”形象地描绘了张果先生以天地为食,以草木为衣的仙风道貌。而“白雪净肌肤,青松养身世”则是对其清洁无暇、与自然融合的身体状态和长寿秘诀的描写。

“韬精殊豹隐,鍊骨同蝉蜕。”表达了张果先生在道家修炼中的高深境界,其内在精气的隐藏和外在形体的变化都已达到与自然界生命相通的层次。

“忽去不知谁,偶来宁有契。”则是对其出入无常、神秘莫测的生活方式的描绘。接下来的“二仪齐寿考,六合随休憩”是对于张果先生修行成果和与宇宙大道相合的赞誉。

在后半部分,“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通过对比孩子般的纯真和松树般的坚韧,进一步强化了对张果先生长寿不老、心性纯净的美好愿景。“尝闻穆天子,更忆汉皇帝。”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圣明君主的追思,表达了对张果先生道德高尚和其在世间所承载的深远影响力的赞赏。

“亲屈万乘尊,将穷四海裔。”展示了张果先生的威仪和他对广大世界的关怀。接下来的“车徒遍草木,锦帛招谈说”则是对其教化世人的方式进行描绘,其教诲如同细雨润物,无声地渗透在人们心中。

“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通过对张果先生出入自然山水之间的描写,强调了他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最后,“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表达了诗人对于张果先生深厚道德的感激之情,以及老子(玄老)对其修行境界的赞赏。接下来的“受箓金殿开,清斋玉堂闭”则是描述张果先生接受天命、修炼仙术的神秘场景。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笙歌迎拜首,羽帐崇严卫。”描绘了对张果先生的礼遇和尊崇。“禁柳垂香炉,宫花拂仙袂”则是通过对香炉中香气缭绕、宫中的花朵轻拂仙人的衣襟来表达对其生活环境的美好想象。

“祈年宝祚广,致福苍生惠。”是诗人对于张果先生长寿和福泽的祝愿,以及希望他所带来的福祉能普及众生的美好期望。最后,“何必待龙髯,鼎成方取济”则是在说,不必等待那些神话中的仙迹,就能通过修炼达到救渡众生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张果先生个人修养的赞美,更是对道家文化和精神追求的一种颂扬。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湘夫人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

窅霭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佩在芳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琴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形式: 古风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

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

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

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

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

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

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

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杂曲歌辞.缓歌行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

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

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沈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

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

五陵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