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迹新丰高寓公以乙酉夏感诗见示漫和原韵

庙堂何事日纷争,党锢成来孰老更。

未仗属镂惭国士,谁挥羽扇救遗氓。

故园晓梦惊无主,新鬼宵啼惨有声。

血泪共弹珍重意,谢文婴杵旧齐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窜迹新丰高寓公以乙酉夏感诗见示漫和原韵》是明代诗人谭贞良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政治纷争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联“庙堂何事日纷争,党锢成来孰老更。”开篇即表达了对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不断的忧虑,以及对因党派之争而失去权力的老臣们的同情。这里的“庙堂”指的是朝廷,“党锢”则是指因政治立场不同而被排斥或打压的官员。

颔联“未仗属镂惭国士,谁挥羽扇救遗氓。”进一步探讨了忠诚与无奈的主题。诗人提到“属镂”,这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常用于形容被贬谪或处死的官员,暗示那些忠诚于国家的士人最终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支持或保护。“羽扇”则象征着诸葛亮这样的智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有能力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人物的渴望,但又无奈地意识到这种力量在现实政治中往往难以施展。

颈联“故园晓梦惊无主,新鬼宵啼惨有声。”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诗人似乎在梦中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却发现家园无人管理,一片荒凉。同时,夜晚的哀嚎声仿佛是新逝者的呼唤,充满了悲痛和无助。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关怀。

尾联“血泪共弹珍重意,谢文婴杵旧齐名。”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当前社会的深深忧虑。这里的“谢文”可能是指谢安,而“婴杵”则是指春秋时期的女将秦穆公之女,她曾帮助父亲平定内乱。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表达了对能够解决国家危机、安定社会的英雄的期待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民生疾苦,以及诗人对于忠诚、智慧与英雄主义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收录诗词(5)

谭贞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沈彤庵师疏荐同门高寓公史才兵略应以列卿召闻寓公躬耕养母有终焉之志诗以寄怀

血表陈情谢典枢,渐离击筑渺愁予。

孤悰未许依莲社,三顾从教出草庐。

功在封疆天子诏,名高江左故人书。

年来国史须传信,莫向滩头学钓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楼桑谒先主庙

系出中山近,名从小沛闻。

卜邻占李定,望气得周群。

象叶黄龙瑞,符仍赤帝文。

全家频脱险,一旅忽能军。

名士收诸葛,英雄独使君。

志宁摧百战,力已限三分。

泪尽髀生肉,魂归栈入云。

枯桑遗庙折,野火断碑焚。

系马灵风至,题诗塞日曛。

枌榆存旧社,弦管尚纷纷。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春日风雨

小室高林雨气微,游蜂冲湿负香归。

可怜数树花千片,化作春风一日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留别巳庵禅师

恸哭青山路已穷,西风箬笠梵音宫。

破家何处寻沧海,入社还须问远公。

诗思高楼明月冷,禅心古柏小庭空。

寒钟一响浮杯去,回首千岩落木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