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莲花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

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

缘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积渐空。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橹的《惜莲花》,通过对莲花生长环境和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之情。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 这两句写出了莲花在池塘中的盛开景象,“半塘”意味着池塘的一部分被莲花占据,"染来红"形容莲花的鲜红色彩,如同被涂抹上去。"瘦尽金方昨夜风"则是说,原本肥沃的水面因风吹而变得瘦削,且“金方”可能指的是莲叶或是池塘中的倒影。

“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以画笔捕捉莲花之美和保护其芳香的无奈。"留样"即保留形象,而"无巧笔"则是说没有足够灵巧的画笔去描绘;"护香谁为惜熏笼"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像使用熏笼来保护香气那样,珍惜和保存莲花的清香。

“缘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积渐空。” 这两句是诗人在观赏莲花时的心境描写。"缘停翠棹"可能指的是小船停靠在绿色的荷梗旁,而"沈吟看"则表示沉思地欣赏。"忍使良波积渐空"则表达了诗人不忍心看到美好的景致和时光逐渐流逝,变得一片空寂。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最后两句写出了莲花凋零后的萧瑟景象和诗人的感慨。"魂断旧溪"形容心如刀割的痛苦,而"憔悴态"则是对美好事物消逝后留下的哀伤情态。"冷烟残粉楚台东"描绘了莲花凋谢后的萧瑟景象,可能指的是古时楚台遗址附近的某个池塘。

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生长与凋零的描述,以及诗人对其美好易逝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于世间美好但又脆弱的事物的珍惜和哀伤。

收录诗词(38)

崔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相关古诗词

题山驿新桐花

雨馀烟腻暖香浮,影暗斜阳古驿楼。

丹凤总巢阿阁去,紫花空映楚云愁。

堪怜翠盖奇于画,更惜芳庭冷似秋。

长日老春看落尽,野禽闲哢碧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阳日次荆南路经武宁驿

茱萸冷吹溪口香,菊花倒绕山脚黄。

家山去此强百里,弟妹待我醉重阳。

风健旱鸿高晓景,露清圆碧照秋光。

莫看时节年年好,暗送搔头逐手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天来。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一番春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

云生柱础降龙地,露洗林峦放鹤天。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

形式:

赠王福娘

怪得清风送异香,娉婷仙子曳霓裳。

惟应错认偷桃客,曼倩曾为汉侍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