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景翩翩的《夜坐》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静谧与凄清。
首句“柳底繁阴月易藏”,描绘了一幅秋夜之景,柳树下浓密的树荫轻易遮蔽了月亮,营造出一种幽暗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无端寒露泣寒螀”,寒露在夜间悄然而落,仿佛是寒螀(即寒蝉)的哭泣,增添了几分悲凉与孤独。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寂寥与哀愁。
后两句“残秋莫坐空堂夜,二十五声点点长”,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夜坐。诗人劝诫读者,在这残秋的夜晚,不要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厅堂中,因为那二十五声悠长的更鼓声,会更加加重内心的孤寂与忧伤。这里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