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自欢》,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美景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逢春何事有咨嗟”,诗人面对春天的到来,却不由自主地发出疑问,为何在享受美好春光的同时,心中仍会生出忧愁?接着,“短发昏瞳对好花”描绘了诗人年华已逝,视力不佳,却依然欣赏着美丽的花朵,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欢□到来惟止暂,酒分加处更论些”中的“□”字可能有所缺失或被遮挡,但从上下文推测,此处应表达的是欢乐虽短暂,但饮酒时的欢愉却值得细细品味。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琐碎快乐的珍惜与追求。
“一箪□□惭颜氏,百指笙歌类白家”这一联中,“□□”同样存在缺失,但根据语境推测,这里可能是“藜藿”,即粗茶淡饭。诗人以颜回自比,虽然生活清贫,但仍能保持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百指笙歌类白家”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富贵人家音乐盛宴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最后,“送老忘形乐吾分,为谋岂不是良邪”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在老去的过程中,忘却自我形骸的束缚,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简单快乐,这样的生活规划是否正确,诗人似乎也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生活以及人生价值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