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真人陈图南真赞

一藤出山,来正人纪。见艺祖太宗,曰天下定矣。

如月在天,去来无疵。巍巍颀颀,为帝王师。

圣哲肺腑,天人眉目。三峰绕宅,岁晚松菊。

形式:

翻译

一株藤蔓离开山峦,来到人间正道。见到艺祖和太宗,便说天下已安定。
如同明月高悬天空,来去无暇。威严又高大,堪称帝王的老师。
他的智慧深如圣贤,容貌如天人。宅院周围有三座山峰,寒冬腊月仍有松菊陪伴。

注释

一:指代那株藤蔓。
出山:离开山林进入人类社会。
正人纪:人间正道,道德规范。
艺祖:指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艺祖是庙号)。
太宗:指宋太宗赵炅。
天下定矣:天下已经安定。
如月:比喻其人格光辉。
巍巍颀颀:形容其威严且高大。
帝王师:帝王的老师。
圣哲:圣明的哲人。
肺腑:内心深处。
天人:天神般的容貌。
眉目:面容。
三峰绕宅:宅院周围有三座山峰象征。
岁晚:寒冬时节。
松菊:松树和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品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峨眉真人陈图南的赞美之作。诗中以藤蔓入题,象征陈图南的出尘之姿和高尚品格,"正人纪"表达了他道德的纯正。接下来,诗人将陈图南比作艺祖太宗,暗示其具有安定天下的智慧和能力。"如月在天,去来无疵",比喻他的德行高洁,犹如明月无暇。"巍巍颀颀,为帝王师",赞誉他作为师者的威严与学识。

"圣哲肺腑,天人眉目",进一步强调了陈图南的内在智慧和外在风范,如同圣哲般深思熟虑,又如天人般清秀脱俗。"三峰绕宅,岁晚松菊",描绘了他居所的自然环境,寓意其高洁的人格如同松菊一般耐寒傲霜,不随世俗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陈图南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以及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席子泽槃礴图赞

百遇毒而成医,九折臂而信道。

慈子而长人之幼,爱亲而寿人之老。

盖尝饮长桑之丸,而得耆域之草。

此天地之仁气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内。

知万化之如今,忘一世之遗我。

临流濯足,脱帽箕坐。

寄槁竹以孤唳,哂秋叶之惊堕。

此天地之义气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外。

观壑若陵,对卿若兵。

客或箴之曰:俯仰之间,祸之橐也。

虎不可暴,河不可乘。

席子笑而应之曰:此天地之强阳气也,谁能以久生于是方。

嘘竹莩,致膜眼。吟弄风月,使客忘返。

吾但怪其多能不穷,不知去方朔之近远。

形式:

息暑岩

水墨古画山石屏,雷起龙蛇枯木藤。

石囊嵌空自宫室,六月卷簟来曲肱。

松风琴瑟心可写,水寒瓜李嚼明冰。

却登夏畦视耘耔,烘颜炙背栖苍蝇。

闻道九衢尘作雾,乌靴席帽如馈蒸。

归尝玉粒不敢饱,高车驷马何能乘。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晁张和答秦觏五言予亦次韵

山林与心违,日月使鬓换。

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

诗书或发冢,熟念令人惋。

秦君锐本学,骥子已血汗。

相期骖天衢,伯乐尝一盼。

士为欲心缚,寸勇辄尺懦。

要当观此心,日照云雾散。

扶疏万物影,宇宙同璀璨。

置规岂惟君,亦自警弛慢。

形式: 古风

晓放汴舟

秋声满山河,行李在梁宋。

川涂事鸡鸣,身亦逐群动。

霜清鱼下流,橘柚入包贡。

又持三十口,去作江南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