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企翱之广东提学

天语遥将度岭南,一方师表羡君堪。

潜回风俗观新政,乐育英才副昔谈。

爱护襟期同郑老,能诗标格近罗含。

少年科第曾谁负,大好文章每自惭。

好士一生心耿耿,阅人多中目耽耽。

芹宫会讲晨留榻,柏府程书晚驻骖。

道路漫从泷吏问,姓名先得峒民谙。

蛮音啁哳初难辩,海味珍奇素所甘。

画鼓发船驯巨鳄,青衿拥座听春蚕。

文身俗在能无教,可语僧来不放参。

龙墨污唇闲吮笔,廌冠笼发老胜簪。

敷文圣代今同契,典礼仪曹夙陋聃。

逢石只应呼丈拜,歃泉宁复似渠贪。

花明蕉荔供行色,味杂槟蒌当酒酣。

故国乾坤惟欠雪,莫年山水定工岚。

清风入诵炎蒸散,化雨随车槁瘁覃。

骏骨收时忘牝牡,色丝成后看青蓝。

赠行已乏金兼百,饯饮何妨爵过三。

往事莫言温室树,殊恩还忆上林柑。

鸾墀宝玉留情献,蜃窟遗珠借手探。

转眼又期归报最,坐移邹鲁到琼儋。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陆容为送别友人张企翱前往广东提学而作,表达了对张企翱的赞美与期待。首联以天帝之口赞誉张企翱的才德,称其堪为岭南一方的师表。颔联描绘张企翱推行新政,致力于培养人才,符合古人期望。颈联赞扬张企翱的胸怀和诗歌才华,与郑老、罗含相提并论。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回忆张企翱在任上的种种善举,如清晨讲学、夜晚批阅公文,以及他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改变。他深入民间,深受百姓熟知,即使是蛮语也能逐渐理解,生活简朴却志向高远。尾联展望张企翱在广东的成就,希望他能继续传播文明,提升地方教育,并以谦逊的态度接受馈赠。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张企翱高尚人格和卓越才能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

收录诗词(33)

陆容(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岁。性至孝,嗜书籍,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诗才不及泰、釴,而博学过之。生平尤喜聚书和藏书,根据其藏书编次有《式斋藏书目录》。祝允明作有《甘泉陆氏藏书目序》,称他才高多识、雅德硕学,购书多异本。钱谦益称他“好学,居官手不释卷,家藏数万卷,皆手自雠勘”。著有《世摘录》、《式斋集》、《菽园杂记》十五卷,《四库总目》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又有《式斋集》,并行于世

  • 字:文量
  • 号:式斋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6—1497

相关古诗词

得鼎仪书口占答之

备数郎官未合迁,校文太史亦虚传。

迩来一事真堪喜,皇子龙潜已六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茶僧

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香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早过午桥口占二首(其一)

下马金门步晓凉,海云开白看东方。

君王自有兴居节,不遣微臣一倒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早过午桥口占二首(其二)

花影西偏半月高,不妨清梦起趋朝。

金乌未促龙楼鼓,次第哦诗过午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