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国伦的《暮秋感怀三首(其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诗中“将相交欢日,应分圣主忧”描绘了朝廷官员在太平时期也应关注国事,分担君王的忧虑。接下来,“民劳过赪尾,客策下焦头”形象地展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用“赪尾”形容劳苦过度,而“客策下焦头”则暗示了旅途疲惫,生活困苦。
“鼓角严深夜,山川惨暮秋”通过深宵的战鼓和凄凉的秋景,渲染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最后两句,“当年贾生泪,不为感淹留”,以贾谊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他的泪水并非单纯因为个人遭遇,而是深深忧虑国家的未来,不愿因个人情感而滞留,更愿投身于解决民生疾苦的事业之中。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