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玄度寿母(其二)

浮峤千峰郁翠盘,北堂开处对巑岏。

囊馀鲍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树舞风回色鸟,玉笙吹月下文鸾。

遥知邓岳多仙侣,碧海觞飞玉露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川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融合。首句“浮峤千峰郁翠盘”,以“浮峤”二字开篇,赋予了山峦一种飘渺而又生机勃勃的形象,千峰叠翠,仿佛在云雾中盘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北堂开处对巑岏”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具体的空间——北堂,这里面对着高耸入云的山峰,不仅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人物所在环境的不凡。接下来的“囊馀鲍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珍珠黍和云母丹,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某种珍贵、美好的象征,暗示了诗中所描述的环境或情境具有非凡的价值。

“琪树舞风回色鸟,玉笙吹月下文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琪树随风轻摇,色彩斑斓的鸟儿在空中翱翔,玉笙在月光下悠扬地吹奏,文鸾(传说中的神鸟)似乎也在月下翩翩起舞。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与幻想元素。

最后,“遥知邓岳多仙侣,碧海觞飞玉露漙”两句,将目光投向远方,想象着邓岳(可能指某座山岳)上聚集着众多仙人,他们或许正在举行宴会,杯盏间流淌着晶莹的玉露。这一场景充满了仙气,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纯净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充满想象的世界,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浮丘山居十首(其一)

丹丘遥带郭,一径入云长。

花亚珊瑚井,莺啼薜荔墙。

松房跨幽石,竹户对寒塘。

月出拿舟去,虹桥烟水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浮丘山居十首(其二)

菌阁三城望,花蹊十亩馀。

我寻仙子宅,来就羽人居。

浥露耕瑶草,焚香检玉书。

夜阑灵籁起,人在白云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浮丘山居十首(其三)

花宫行欲尽,片石出林端。

晴日登临处,烟村远近看。

孤亭苍藓合,古木白云寒。

挹袖人何在,听笙独倚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浮丘山居十首(其四)

尚忆神仙令,飘飘振羽衣。

著书探妙诀,抱璞契玄机。

玉局名犹在,仙山路不违。

如何千岁后,空有白云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